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美国专家:美中"新冷战"大幕已经拉开
 
【人民报消息】随着美中竞争日趋升级,双边关系持续紧张,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否注定会陷入"新冷战"?本周四,多位美国专家汇聚布鲁金斯学会,对这一议题给出了解读。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在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9月7日举行的辩论会上,多位美国专家表示,美中两国“新冷战”的大幕早已拉开。 美国国防部主管国际安全事务的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开场直言:“如果冷战意味着没有实际战斗的激烈竞争,那么我们就处在冷战中。”但他认为,与上世纪美苏冷战相比,如今美国与中国的竞争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美中经济相互依存,且在涉及气候变化、大流行病等议题上美中无法做到脱钩。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6月访华期间向习近平表态,美方遵守拜登总统作出的承诺,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制度、负责任地管控分歧等。同时,布林肯在7月的阿斯彭安全论坛(Aspen Security Forum)上还说,中国太大了,我们做不到改变中国。 因此,约瑟夫·奈认为,美国应该通过外部环境来遏制中国。 他说:“加强军事威慑受到了许多地区国家的欢迎……,传统冷战模式的经济遏制是不可行的,但这些国家不想被中国控制,这意味着他们乐于看到美国强大的军事能力,有助于保护他们免受欺凌。” 美国在评估冷战升级为热战的风险时,中国也在隔空喊话。中国总理李强9月6日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26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上,警告要避免“新冷战”。 然而,布鲁金斯学会美中关系专家帕特里夏·金(Patricia M. Kim)认为,美中两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军费高支出国家、领先的创新者及寻求世界影响力和领导力的大国,或许可以寻求更有效的共存方式。 “(竞争的)轨迹并不是预先确定的,实际上取决于双方努力的政治意愿。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美中存在许多根本性的利益和价值观冲突,我们的政治体制不同。”她说:“虽然我相信中国在一系列广泛议题上对美国构成了重大挑战,但它不会对美国本土构成生存威胁,也不会对美国的民主制度构成挑战。” 她还指出,虽然美中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核威慑等议题上拥有共同利益和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美中双方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意见完全一致。 她说:“(美中两国)在某些领域,分歧尤其尖锐和危险,例如在台湾问题上。因此需要结合有力的威慑和激烈的外交来负责任地管控这些分歧,并超越仅能预防冲突的底线,从而在共同利益领域取得实际进展。” 前美国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马修·特平(Matthew Turpin)赞同美中已经实际陷入“新冷战”的竞争,且已经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观点。但他表示,美中早前做了诸多寻求共存的尝试却并未取得成功,这意味着两国不太可能短期内能够解决分歧。 他说:“我们绝对应该避免1914年陷入热战的情况,并且应该深思熟虑。为了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我们最糟糕的选择是冷战。”△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9/8/7754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