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拼经济还是拼台海? 习近平释放矛盾信号
 
【人民报消息】在中美关系紧张和台海冲突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习近平访问福建,一边加强对台军事威慑,一边喊话提振国内经济。然而,军事压力和经济复苏之间存在著矛盾,令市场对中国的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倍感忧虑。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在台海及南海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习近平访问福建引发外界关注,与此同时,中国内部经济正在面临重大挑战。 近两年来,随著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乏力,中共政府终于加大了刺激经济的力度。据财新网报道,中国未来三年可能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筹集6万亿元人民币,以加大财政刺激力度。路透社也提到,今年预计发行2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主权债券,以支撑经济复苏。然而,尽管近期出台了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依旧持怀疑态度。 经济下行压力山大 路透社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2024年的经济增速或仅为4.8%,低于政府目标,2025年或进一步放缓至4.5%。这对中共政策制定者构成了更大压力,迫使他们可能需要出台更多的刺激措施。中共政府一向擅长实现其增长目标,但疫情后的2022年,外界评估增长仅为3%,未能达到5.5%的预期,这也让人对未来的政策效果产生疑虑。 路透社的最新调查与7月份的预期相比,显示出整体更为悲观的前景。75名经济学家中,有57%下调了增长预期。 尽管最近推出了货币宽松措施,但调查结果显示,这并未改变对未来两年的GDP增长预期,突显了在长期房地产危机下的悲观情绪。分析人士预计,中共政府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发布更多具体的刺激计划。 与此同时,据中国驻美大使馆发布的消息,中共驻美大使谢峰周二参加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USCBC)2024年度颁奖晚宴时,代表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致贺信。 习近平在信中指出,中国将「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持续建设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发挥超大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为中美合作带来更多机遇。外界认为,这一表态旨在提振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军事战略增添不稳定性 然而,就在习近平向外界释放经济开放信号的同时,中共军方在台湾问题上却采取了愈发强硬的立场。据新华社报道,中共党魁习近平周二(10月15日)前往福建省东山县视察,该地在上世纪中期的内战中是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重要战场。 美国彭博社报道指,习近平此次福建之行时机特别,引发外界对其在未来以武力实现对台统一决心的猜测。外界普遍认为,习近平此行传递了对台强硬的信息。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此次视察正值解放军进行「联合利剑-2024B」军演之际。这场演习距离台湾仅160公里,意在警告「台独」势力,包括创纪录数量的战机越过两岸敏感线,遭到台湾与美国的批评。 这是自赖清德今年五月上任以来,中国大陆第二次在台湾周边进行大规模军演。在赖清德的前任蔡英文任期末期,解放军也曾多次举行类似的演习,似乎是在模拟封锁台湾主岛。当时的军演频率增加,原因是蔡英文曾与美国高层官员会晤,引起中方强烈不满。有消息指,预计蔡英文将在未来几周访问美国。据Politico报道,这一形成可能进一步激怒北京。解放军在最新演习结束后表示,将在受到「挑衅」时作出回应。 《华尔街日报》指出,近期台海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影响到中国重建经济信心的努力。尽管中国致力于通过开放措施吸引外国投资,但台海风险上升或将导致跨国公司与全球投资者更加审慎。自赖清德上任以来,解放军频频在台湾周边开展大规模军演。分析人士担心,这种军事威慑加剧了台海冲突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复苏及长期稳定。 学者:自相矛盾加深危机 原上海同济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邱家军指出,中共所谓的「国家安全」就是「政权安全」,而中共决策层以维护「政权安全」为核心对经济进行的任何干预,只会导致中国的经济与政治现状陷入恶性循环。 「中国经济到今天这么一个地步,实际上就是由于习近平为首的执政团队根本不懂经济,硬要以政治权力来干预经济发展。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必然是每况愈下。」他说,正因为经济无法取得真正复苏,反而会更加动摇政权稳定。因此他认为,中共无法摆脱经济增长与政权稳定之间无法取得平衡的困局。 无党派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中国问题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对本台表示,中国所谓的「开放经济」与共产党定义的国家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虽然北京表面上提倡开放以吸引外资,但在幕后,中共实施严格的国家控制,利用经济参与获得战略优势。归根结底,党将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置于真正的经济开放之上,创造了一个将市场原则置于国家目标之下的体系。 他进一步指出,牺牲经济增长换取国家安全已成为中共政府的主要策略。「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共已转向将国家安全置于经济增长之上,最明显的体现在其军民融合政策和对科技行业的打击上。虽然这可能在短期内加强内部控制和安全,但长期来看,它可能会导致经济停滞、技术孤立和全球竞争力下降。中共的咄咄逼人的姿态还可能削弱外国投资者的信任,导致与西方主要市场的脱钩。」 华盛顿智库兰德公司(RAND)中国问题专家何天睦(Timothy Heath)指出:」对中共来说,国家安全已经变得比经济增长更重要。这表明中共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更加担心国内外对中共统治的潜在颠覆威胁,中美关系仍然紧张且充满不信任。」 尽管中共政府在努力向全球展示其经济开放的意图,但对台湾采取的军事行动无疑加剧了局势的不确定性。这种在提振经济与维护国家安全之间的矛盾,使得中国的发展前景愈加复杂。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0/17/8582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