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通缩幽灵挥之不去,中国3月份CPI和PPI指数仍收缩(图)
 
广州市中心一个原先最繁忙的大型商场,现在一个客人也没有。(视频截图)
【人民报消息】中国3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幅低于预期,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通缩持续存在,在需求依然疲软的情况下,中共当局的政策制定者面临著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压力。 路透社的报导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令人担忧的通货紧缩压力似乎正在缓慢缓解,但旷日持久的房地产危机仍严重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 据美国之音报导,中共国家统计局星期四(4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增0.1%,升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稍逊于预期;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年减2.8%,符合预期。 此前,中国CPI于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出现「4连负」,分别年减0.2%,0.5%,0.3%和0.8%,引发外界对于通缩的关注,直到今年2月才转为上涨0.7%,但春节过后3月又降至0.1%。 3月份的PPI同比下降2.8%,较上月2.7%的降幅扩大,延续了一年半以来的跌势。从环比看,PPI下降0.1%。 路透社的报导称,1至2月的数据和3月的工厂调查显示,正在改善的需求让设法刺激新冠疫情后疲软复苏的中共官员松了口气,但经济学家警告称,农历新年会让CPI和PPI出现扭曲。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对路透社说:「季节性影响肯定发挥了作用——2月份农历新年期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随后又回落。」 「从更大范围来说,产能过剩问题正在转化为价格,这将阻碍中国人民银行刺激经济的努力,」徐天辰补充道。「汽车价格每年下降4.6%,这可能表明制造商正在分销和销售过程中进一步降价。」 路透社采访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中国经济主管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尽管消费者价格不再下降,但制造业产能的快速投资仍然对出厂价格构成压力。」 过去几个月来,中共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措施来刺激家庭支出,包括放宽汽车贷款规则,但由于担心经济不景气和就业市场疲软,消费者对大宗购买仍持谨慎态度。 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3月份的年度核心通胀率为0.6%,低于2月份的1.2%。CPI环比下降1.0%,较2月份1%的涨幅有所回落,低于经济学家预测的0.5%的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本月早些时候承诺,将支持居民收入增长,满足消费者合理信贷需求,同时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 根据路透社的报导,一些分析师认为,央行面临著挑战,因为更多的信贷流向生产而非消费,暴露了经济的结构性缺陷,并降低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虽然我们相信数据将逐渐显示中国并未陷入通货紧缩螺旋,但通胀仍远低于目标,仅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我们认为进一步降息将使经济受益,」荷兰国际银行(ING)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林恩.宋(Lynn Song)对路透社表示。 需求的长期疲软也引发了人们对政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困难的质疑。 国际收支数据显示,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正在放缓,因为外国公司将收益汇回美国,以从美国更高的利率中受益,而中共央行则维持低利率以鼓励放贷。 保银资产管理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对路透社说:「有趣的是,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通胀率意外上升,而中国的通胀率下降。」 「这表明这两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立场可能继续出现分歧,因此两国的利率差距可能会持续存在。」 周三,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理由是经济增长放缓和债务持续上升给公共财政带来风险。△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12/8205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