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朔爾茨對中共傾銷過剩產能發警告,要求開放和公平市場
 
【人民報消息】正在中國訪問的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星期一(4月15日)要求開放和公平的市場,對傾銷和產能過剩發出警告。他同時還呼籲歐盟不要基於保護主義的自身利益行事。 路透社表示,外界通過朔爾茨此行在觀察歐洲如何對它所相信的中國向歐洲市場傾銷商品做出回應的跡象。 據美國之音報導,此次中國之行也是繼2023年7月朔爾茨領導的三黨聯合政府出臺首份闡述德國對華「去風險」政策及立場的《中國戰略》文件後,朔爾茨首次率團訪華。此次訪問如何影響新形勢下的中德關係,備受外界關注。 報導表示,北京預計將向柏林施壓不要支持歐盟針對中國汽車、太陽能和風能設備的威脅措施。 朔爾茨在上海同濟大學發表演講時對學生們說,「在某個時候,德國和歐洲也會有中國汽車。唯一必須明確的一件事是,競爭必須是公平的。」 「換句話說,就是不能有傾銷,不能有產能過剩,而且不能侵害產權,」朔爾茨補充說。 朔爾茨還強調說,允許公司在沒有官僚系統阻礙的情況下在當地設立生產設施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在被問及有關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發出的歐盟保護自身免受中國產能過剩的呼籲時,朔爾茨有所保留。 他表示,這必須要從具有自信的競爭力的角度,而不是出於保護主義動機來取得。 報導說,朔爾茨週二會晤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時將提出公平競爭的問題。 朔爾茨還計畫向習近平提出中共對俄羅斯的戰爭經濟大力支持的問題,包括俄羅斯如何將中共提供的軍民兩用產品用於軍事目的。 此外,德國政府和德國企業也對未來任何潛在的台海衝突保持警惕。在沒有提及中國的情況下,朔爾茨說,較小的國家不應當被迫生活在對大國的懼怕中,而且不應當通過武力改變邊境。 朔爾茨還將全球價值觀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比喻為鄰居關係。他告訴中國學生說,「這些原則之一是,我們不應當懼怕我們的鄰居。」 從去年秋季開始,設在布魯塞爾的歐盟一直對在中國生產的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歐盟質疑市場在被扭曲,因為國家補貼確保了中國電動車能在歐洲以大大低於歐洲電動車的價格出售。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曾表示,美國、巴西、墨西哥和土耳其等都在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的市場,歐盟不能成為唯一繼續對中國產能過剩開放的市場。 據德國媒體dpa-AFX週一報導,在中國,有約5000家德國公司抱怨在與中國競爭者相比之下的劣勢、困難的市場准入和司法不確定性等。 週一,朔爾茨在上海會見了一些德國公司和德國海外商會的代表,討論了這些公司在中國面臨的問題。 朔爾茨4月14日至16日帶領商務代表團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朔爾茨當選德國總理後第二次訪華。雖然此次訪問聚焦經貿合作議題,但也將涉及當前地緣政治局勢,尤其是伊朗前所未有地對以色列發動直接空襲也為這次訪問蒙上陰影。 朔爾茨此行到訪重慶、上海、北京三座城市。陪同朔爾茨出訪的包括來自西門子、拜耳、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和蒂森克虜伯等德國企業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等高級管理人員。△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16/8216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