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4月6日发表
人气:13,402 分享:
|
|
台湾地震损害低于预估 引网友对大陆建筑质量关注(图) |
|
 2024年4月4日,台湾花莲地震后的建筑物倒塌现场。(Photo by Annabelle Chih/Getty Images) |
【人民报消息】台湾周三(4月3日)发生7.2级地震,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媒体争相报导,台湾本地地震造成的建筑损害和人员伤亡大大低于25年前的921大地震,并将其归因于台湾多年来对建筑抗震标准的重视。这也引发不少网友对中国大陆建筑抗震标准和质量的关心和讨论。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本次以台湾花莲为中心的地震还未完全结束,这两天余震不断,而且失踪人员还在搜救中。周五(4月5日)上午,美国东北部新泽西州西北方向又发生了4.7级地震,比邻的纽约市曼哈顿岛也有明显震感。很快,位于曼哈顿岛中心的帝国大厦在社交媒体X的官方账号上发帖说,「I AM Fine(我很好)。」但到截稿时为止,这次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没有明确消息。
发展太快
虽然接连发生了两起地震,但媒体以及社媒上主要讨论的焦点还是台湾地震。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纽约时报》等国际媒体先后发文指出,台湾本次地震相比于1999年以南投县为中心的地震造成的房屋损害和人员伤亡显著降低。这些报导还援引专家的说法称,出现这种差别,一方面是因为本次地震本身破坏性较小;另一方面,台湾政府自1999年地震后,加强建筑的抗震标准的实施,为降低损害打下了良好基础。
台湾地震也引发了中国网友对大陆建筑抗震标准和房屋质量的讨论和关心。在中国网路防火墙内外,都有不少网友以简体中文表达对台湾建筑质量的羡慕,同时也有人对比说,「大陆建筑物能做到吗?」
曾在中国参与二十多个建筑项目设计的德国KSP建筑设计事务所慕尼黑分部负责人克里斯蒂安.艾希格(Christian Eichinger)向记者介绍说,中国多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确实引发了对建筑质量的担忧,「长期以来,中国建筑市场就不是以质量为核心追求。这方面可能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但这个变化的过程还是太慢了。」
克里斯蒂安说,作为一个旁观者,他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更主要受投资动机的推动,和德国市场的逻辑似乎不一样,「中国建筑行业长期以来的主要目标是在修建大量的建筑,而不是建筑高质量的房屋,」他强调,这种倾向所导致的结果并非是最好质量的建筑。
据《第一财经日报》2022年的一篇文章披露,从2004年至2020年,建筑业口径统计,中国共竣工350亿平方米的住宅。按全国14亿人口计算,也就是在这17年里,建设的住宅面积能提供全国所有人平均每人25平方米的居住空间。
一位在美国纽约州某大学建筑系从事结构抗震功能研究的华裔教授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说,由于中国的建设速度太快,质量很难保证,「这是很无奈的地方,中国发展太快,很多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跟不上。」出于安全考虑,这位教授以匿名接受采访。
这位教授在2000年代初曾参与北京一栋综合功能性大厦的设计,那次设计的交稿速度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就很复杂的一个结构,这样一个建筑在美国设计至少要3年,但当时我们在北京,5个月就出了8套图纸。」他分析说,这种速度对人员的消耗等等肯定有跟不上技术要求的地方,也很有出纰漏的可能。他强调,设计如果出错并不代表明天楼会塌,但很有可能十几、二十年后,这里或那里就会出问题。
规范与设计的问题
据《纽约时报》报导,台湾在1999年南投地震后,修订了建筑规范,加强了地震标准的落实:较新的建筑按更高的标准建造,较旧的建筑则得到强化。本次花莲地震中,距部分倒塌建筑不远的一些老楼房就是靠后来的翻修和强化挺过了地震。
前述那位华裔教授介绍说,实际上中国在建筑抗震方面的规定也在更新,「这些规范大概每隔几年都要更新一次,因为科技在不断发展,尤其中国在土木方面目前在全世界最领先的,抗震方面的技术也一直在进步。」
记者查询了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标准)》的更新情况,发现这一标准分别在2001年,2010年,2016年和2023年出了新的版本。此外,还有相关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包括《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和《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等等。
这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分析说,中国的规范与世界是同步的,但规范是一致的,并不等于设计水平一致。他介绍说,中国不乏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或上海华东设计研究院,还有中建设计研究院,这三家单位出来的图纸绝对是世界一流,」但他说,中国的问题是工地太大,高水平的设计单位数量有限,水平较低的设计单位出来的图纸就难以保证质量。
这位教授借此还谈到这次台湾的地震与建筑质量。他对外界这么快肯定台湾二十年来提高建筑抗震质量持保守态度,「震后灾情的评估是一项很复杂的技术工作,跟地震发生本身的各方面机理(深浅远近、震中所在区域的地质地表地貌、人口密度等等)、结构设计规范、施工质量、以及灾后救援能力等等都相关,不能一概而论就下评断二十年来抗震能力变好了。」
这位教授对比台湾前后两次地震说,1999年那次地震发生在南投这样的小地方,「南投那个地方建筑抗震设计水平未必赶得上花莲,花莲是地震多发的地方,他们的抗震设计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虽然这两个地方遵循的标准是一样的。」他说,同样的道理,在中国北上广这些地方,设计和建造的水平可能很高,但其他地方就可能赶不上。
更严重的问题
这位教授说,除了设计方面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中国在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比较突出。
一位曾在中国从事房地产开发十多年的企业负责人匿名对自由亚洲电台分析说,中国建筑质量的监管本身存在很多潜规则,最重要的就是这种监管不是以质量为标准,而是以监管人自身的利益为标准,「这些质检站,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利益输送,无论你做得多么标准,多么到位,质检单位是不会在你的工程上签字的。」他暗示,如果工程质量有问题,只要送钱送到位,也可以通过。
他说,这种现像在中国建筑行业非常普遍,这使得中国建筑质量的监控形同虚设,「所以,建筑质量取决于开发商对自己声誉的重视程度,不取决于监管部门。因为监管部门只要收钱,他就可以给你开绿灯。」
这位前房地产企业老总介绍说,如果建筑质量出了问题,要追责,一般情况下会去抓开发商,「对政府来说,它去抓这些老板也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平息民愤。而且抓人的目的也还是为了利益,把人抓起来就可以问你要钱。这些企业老板再给政府负责人行贿,他就又没事了。」而那些本来应该对建筑质量负责的质检部门的负责人却不会受到惩罚。
他悲观地说,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中国房屋建设质量难以保障;如果真的要按标准严格去查,这些年中国的建筑没有不存在问题的。△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6/81905.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4/4/6) |
-
习近平点名抓捕姚明等 体育界正在大清洗中(图) (230,070次) 2024/4/5
-
习近平二个计划受挫 三中全会搁浅(图) (222,442次) 2024/4/7
-
中国政局突变时刻逼近 后习时代可能突然到来 (192,438次) 2024/3/21
-
习两会对赵乐际震怒敲桌 传因报告泄露这机密(图) (191,864次) 2024/3/21
-
院士田伟家中搜出现金近4亿 美国还有两套别墅 (190,925次) 2024/3/19
-
让江泽民最害怕的「英法美」 (186,021次) 2024/3/18
-
涉活摘器官 贵州三所医院院长书记落马(图) (182,950次) 2024/3/31
-
大开眼界--中共高官被捕时鲜少爆光之内幕(图) (177,694次) 2024/3/28
-
内幕:习的内部讲话 刘亚洲彻底完了(图) (176,048次) 2024/3/25
-
习严控红二代 但恐被身边人暗杀(图) (171,507次) 2024/3/25
-
中共偷鸡摸狗遭围堵 美英同日制裁中共黑客 (170,542次) 2024/3/26
-
美国会九剑齐发 拜登川普竞相表现谁对中共更强硬(图) (169,984次) 2024/3/20
-
蔡慎坤:李强不揽权最安全「清零」实为软禁高官(图) (169,151次) 2024/3/17
-
习挖空心思说好话 美商酒足饭饱 拍拍屁股走人 (167,225次) 2024/3/30
-
六次两会进京「维稳」 内蒙公安副局长跟党走猝死 (164,099次) 2024/3/19
-
余茂春:习近平招拢的很多都是拍马屁的人 (161,578次) 2024/3/29
-
重庆检察院分院副检察长遭报猝死 (159,286次) 2024/4/6
-
消息:李强失宠写检讨 祸起清除李克强影响不力 (158,082次) 2024/4/4
-
中南海权斗不止 传蔡奇再添新职(图) (157,868次) 2024/3/29
-
李克强阴魂不散 习大怒退场 李强还在检讨 (156,712次) 2024/4/4
-
唐一军被抓详情曝光 「无所作为」是为了掩盖一真相(图) (155,949次) 2024/4/5
-
大陆前最顶级夜总会老板认罪 刘亚洲案太棘手(图) (155,781次) 2024/3/22
-
中南海权力再分配传闻四起 习对李强又爱又疑 (153,784次) 2024/4/3
-
李强再遇尴尬 耶伦访华会晤清单现异常 (151,480次) 2024/4/7
-
中共司法部先后有过五个"污点部长" (147,345次) 2024/4/6
-
从许其亮1月惊魂 看中共内耗完结(图/视频) (147,235次) 2024/3/18
-
中南海内斗激烈 网传前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出事 (146,020次) 2024/4/2
-
对付李尚福 习近平采用了新战略 (144,853次) 2024/3/30
-
王毅遭两监军夹击 刘建超突然消失 外交部面临重组(图) (144,479次) 2024/3/22
-
中共公安系统第一个大冤案(图) (143,626次) 2024/3/24
-
刘亚洲案被连续上报 习怒批「给脸不要脸」 (143,012次) 2024/3/27
-
毛泽东为什么打倒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图) (142,240次) 2024/3/28
-
中共外交部新任发言人遇尴尬一幕 视频热传(视频) (141,141次) 2024/3/23
-
金家三代视中共为千年宿敌 盼美军长驻韩国 (139,610次) 2024/3/26
-
习最新动作:蔡奇掌控党建 霍小光飞升新华社高层 (138,421次) 2024/4/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