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体制不公 让中国社会火山发出「汩汩作响的气泡」(多图)
 
示意图:招聘会人山人海。但是找到工作的没几个人(视频截图)
【人民报消息】在中共本星期召开三中全会以期重振经济之际,有迹象显示,持续低迷的经济正在令民众对国家经济体制、贫富分化的看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开始将生活的困境归罪于机会和体制的不公。 据美国之音报导,在曾经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尽管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不公日益严重,但是以往的调查显示,人们曾一直相信耕耘就会有收获,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勤奋和教育等等,制度不公并非最重要,这也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一直没有爆发大规模社会动荡,但是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人们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基本看法开始发生近乎是180度的改变,而这或将孕育出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愤怒。 火山虽然还不太可能爆发,但已蒸发出「汩汩作响的气泡」,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最近的一份报告说。 机会不平等造成了中国的财富不平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媒体人士对美国之音说,虽然每个国家都存在财富不平等的问题,但是中国的问题是机会的不平等,「有人会说那你美国也有财富不平等,但是我想说的是,在中国,财富不平等现象尤其凸显了造成财富不平等的原因是机会不平等,比如我,国有企业你普通人是进不去的,家族遗产的传承你普通人也是没有的。」 CSIS的报告说,一项针对数千名中国公民的调查显示,机会不平等、而非自己能力不足已经成为生活贫困的最大原因,而能发家致富的最大是家庭背景和后台。 在2004年的同类调查中,人们认为受穷首先是因为能力有限,但在去年的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不再怪自己,而是认为「机会不平等」才是最大的原因。不仅如此,其他几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个人努力、性格、经济制度等都发生了几乎是彻底变化。不公平的经济制度在2004年时列在第八位,甚至不如性格因素,而在最新的调查中高居第二。 在2004年至2014年间进行的调查中,受访者认为,成功的首要因素是能力、勤奋和良好的教育。而在2023年的调查中,这些个体因素分别下降到了第4、第5和第7位。在去年的调查中,致富第一要有关系,第二是生在富有家庭,上大学排在了第七位。
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
报告援引了哈佛大学国际研究和社会学荣誉教授怀默霆(Martin Whyte)和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SCCEI)联席主任、经济学家罗斯高(Scott Rozelle)等六人即将发表的研究成果指出,在2023年,赞同「在我国,努力总是有回报」这一说法的人数从2004年的62%下降到28%,而针对「一个人变富或一直受穷只怪自己」这一说法,在2004年时,只有四分之一(25%)的不认同这一观点,而在2023年,认为穷富不在自己的比例高达48%。 怀默霆至少曾在2004年和2009年两次就社会财富分配问题在中国进行社会调查,结果基本相同,但去年的调查是20多年来第一次显示,民众对制度公平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3年中国民众对各种不平等和分配正义问题的态度比我之前主持的2004年、2009年和2014年全国性调查中所表现出来的更加负面和悲观。」这位哈佛大学的中国社会问题专家在给美国之音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 尽管中国的贫富分化极为严重,但是中国经济专家们认为,贫富差距本身并不是特别的重要,更具政治后果的是公众如何看待这一不公平性。 「这可能听起来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说法,但仔细研究后,这一主张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疯狂。关键不在于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是大还是小,而在于社会成员如何看待这种分配。」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伊拉里亚.马佐科(Ilaria Mazzocco)和史考特.甘迺迪(Scott Kennedy)在他们报告中说,「政治后果来自于不公平感或对差异的不公正感,而不是不平等本身。」 经济放缓,穷人心态失衡? 中共星期一公布了最新的经济发展数据,称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0%,延续「向好态势」,尽管意在以看似平稳的数据配合三中全会,但官方的数据同时显示,第二季度同比增长(4.7%)低于预期,此外,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下降,消费支出持续疲软,这批数据堪称中国经济持续恶化的最新迹象。 分析人士指出,持续低迷的经济令社会底层民众对财富分配不均问题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 在2004年在23个省市进行的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调查之后,怀默霆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社会火山之谜:解读当代中国不平等与分配不公》(Myth of the Social Volcano:Perceptions of Inequality and Distributive Injus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一书。与很多人认为中国社会存在著严重的「仇富」心态不同的是,那次调查发现,当时很多普通百姓的心态并没有失衡,而是相信只要勤奋努力最终也会致富,而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在这一问题上反而更加乐观。 「总体上来说中国人并不对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表示愤恨,」怀默霆曾对《纽约时报》说,「相反,他们欢迎这个差距。」 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罗斯高对美国之音说,尽管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但直到2014年,包括穷人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比五年前更好,并且预计五年后的生活也会更好。」 罗斯高说,虽然经济放缓正在同时殃及穷人和富人,但是穷人依靠较少,「因此相对而言受到的伤害更大…加上他们的社会福利水平较低。」 「当大的经济环境好的时候,有人吃肉,你最起码还可以喝到汤,整个心态可以说都是积极向上的吧,你觉得你也会从大环境中受益,」那位同时也经商投资的媒体人士对美国之音说,「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就会看到其他的一些富的人仍然在富裕,你就会有抱怨,有埋怨。」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提出所谓的「隧道效应」理论,当双向车道都堵在一个隧道里,如果看到旁边的车道开始移动,虽然自己没动但并不抱怨,相反觉得有希望了,但是如果旁边那一道一直呼啸而去,而自己仍然原地不动的话就会开始倍感愤怒。△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17/8396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人民报视频
中国「混装油」引民众恐慌,家用榨油机热销;
中国「混装油」引民众恐慌,家用榨油机热销;
河南人大逃难! 河南数十座水库泄洪 !洪水淹没南阳社旗 灾民自救逃难
河南人大逃难! 河南数十座水库泄洪 !洪水淹没南阳社旗 灾民自救逃难
中国银行惊现关闭潮,半年消失1573家;中国上市公司上半年逾半亏损,
中国银行惊现关闭潮,半年消失1573家;中国上市公司上半年逾半亏损,
百万司机陷失业焦虑 无人计程车抢市场!| #人民报
百万司机陷失业焦虑 无人计程车抢市场!| #人民报
三峡撑不住 开九孔泄洪!湖北襄阳、四川内江洪灾 一片汪洋!|
三峡撑不住 开九孔泄洪!湖北襄阳、四川内江洪灾 一片汪洋!|
菲律宾版「狸猫换太子」,市长疑是中共间谍而本尊失踪;防范中共,
菲律宾版「狸猫换太子」,市长疑是中共间谍而本尊失踪;防范中共,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4/7/17)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