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谭(368)人与动物相互转生 都是前世种下的因
刘晓
【人民报消息】佛教认为,人是在六道中轮回的,“六道”中包括畜生道。也就是说,在世间轮回中,人可以转生成人,也可以转生成动物,而动物也可以转生成人。而转生是人还是动物,都与前世种的因有关系。
前世狗恨狡兔心毒 今世转生兄弟报仇
清朝在云贵一带,有一个姓文的人家,有两个儿子,长子叫文喜儿,次子叫文欢儿。他们一家依山而居,靠种豆为生,两个孩子则一起放牛,过著平静的日子。
文喜儿八九岁时,开始进山,常常能抓到鸟兽,其动作敏捷如猿猴;让人奇怪的是,他若活捉到禽兽,就生吃起来。起初,家里人还有些惊诧,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其后数年间,野性十足的文喜儿常常趁著人不注意时,偷偷生食周边人家的鸡犬。偶尔有人见到,就对他说:“茹毛饮血,是上古之风,今日却再次见到,你应当煮熟了吃,怎么能生吃呢?”文喜儿却不以为然。
一天,文喜儿带著文欢儿去林子中玩,嬉闹中两人来到了林子深处。文喜儿对弟弟说:“百兽百禽的滋味各有不同,听说人肉味道好,我却不知是什么味道,你可以让我尝尝吗?”说著,便扑向文欢儿,想要用尖刀将他的心挖出来。(有些话过于残忍就省略了)
恰好有耕夫路过,说道:“弟兄已经如此大了,还喜欢博戏?”博戏是古代一种赌输赢、胜负的游戏。耕夫并没有往不好的那一面想,但他的出现使文欢儿逃脱了一劫。
回到家后,害怕至极的文欢儿将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很生气,就鞭打文喜儿以示惩罚,还严禁他出门。
几个月后,父母对文喜儿的看管有些松懈,文喜儿就趁著他们休息的功夫,将弟弟带到林子深处,剖取其心肝,吸血而食。
在家休息起来的母亲很惊讶许久都没看见欢儿,恰好文喜儿从外面回来,身上闻著有一股血腥气,而且他的嘴唇上还有血痕,因此怀疑有事发生,便上前询问。最初,文喜儿不说,但抗不住父亲的鞭子,便如实说了出来。父母都非常伤心。
父亲找到了文欢儿的尸体,哭著将其掩埋。然后用铁索牵著文喜儿到河畔,用棒子将他打死,再抛入深坑,以报弟弟冤死之仇。一夕间,两个儿子都没了,父母是痛不欲生,不知生活的希望在哪里。
一天,父亲梦到神对他说:“你的两个儿子,是前世有冤仇。前生喜儿本是条猎狗,欢儿则是一只兔子。一次,狗随主人狩猎,狗看见兔子后就迅即追赶,兔子见狗追的急就诈死。狗抓住兔脚等待主人的到来。谁知主人刚到,兔子就跳起来跑走。主人情急之下射箭,却误杀了猎狗,狗痛恨狡兔心毒,死后就在冥府申诉。阎王遂判二人今生转生同一家,了结前世之仇。他们是所谓的欢喜冤家。”
父母这才明白为何文喜儿之前的行为那么怪异。知道兄弟俩之间的缘分后,明白了事情的因果,父母从此也就不再纠结了。
骡偿前生债
清代有个叫徐笠庵的人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个亲戚去关东做生意,好久都没有回家,家人十分惦记,就派弟弟去寻找。结果兄弟俩在途中遇到,不免悲喜交集。兄长因为还有欠账没有收回,虽然想念家中妻子,但没法马上回去,就留弟弟盘桓数日。之后,弟弟想先回家,兄长就写了封家书,同时封上五十两银子作为家用,让弟弟一并转交给嫂子。
弟弟回家后,心想哥哥回来尚需时日,便打算将银子暂作别用。因此当嫂子问他:“你的兄长可有信来否?”他就以寻兄未果作为托辞。
一天,弟弟打算前往岳父家,就借一个邨人的骡子代步。奇怪的是,弟弟怎么用鞭子抽骡子,骡子都不动。僵持下,骡子突然口吐人言:“我是阮家的小五,因为欠某人五十两银子,死后阎王罚我今生转生为骡子,以偿还前生之债。某人借你骑我,是人之常情。但如今你受兄长委托携银回来,瞒嫂欺兄,所得银数与我相符,如果要我前行,你要为我偿还债务,你还用鞭子抽我吗?”
弟弟听后十分愕然,也很害怕,就不去岳父家了,而是掉头回家。他先将骡子归还,之后,带著兄长给的银子和信去找嫂子,将实情一一告之。
这匹骡子因为负债从人转生为畜生,但却能劝人吐金而全手足之情,冥府知道后,还会让它转生为人吧。
狗报恩后死去
清朝有个商人养的一条狗,凶恶异常,看见衣冠齐整者进来,从不叫唤;但若看见衣衫褴褛者进来,不仅狂叫,还要上前咬人。晚上尤其如此。因此商人的老朋友若是去商人家,必须整理好衣冠;而商人自从养了这条狗后,家里就再也没有失窃过。
一天晚上,有个窃贼从后院跳墙而入。这条凶恶异常的狗带著其他狗将窃贼围住,一边狂吠一边撕咬,窃贼是无可躲避。仓皇间,窃贼看见院子中有一个高桶,就跳了进去,躲藏起来,他打算等群狗散去再逃走。可谁知群狗一直围著桶,窃贼无法脱身。
天亮后,商人见狗围在桶边,不知何意。打开大桶,才发现里边是窃贼。窃贼以实相告,哀求放过自己。因为并未丢失任何财物,商人就放窃贼离开了。
又过了几年,这条忠心耿耿的狗年纪已经大了,身上的毛也脱落了许多。一天深夜,狗对商人说:“前生我因为贫穷难以活下去,幸得你相助,养了我一年多。后来我心起不良,想要谋取你的银子,却被你发现而赶了出去。我心中怨恨,所以在外辱骂你。死后冥府罚我在你家作狗。如今欠债已还,可以离去了。”
第二天狗就死了,商人念其守夜甚勤,将它埋葬了。
参考资料:《咫闻录》卷一/卷七/卷三
(来源:干净世界《天地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