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强网友直怼警方 于朦胧案再出新证据(图)
 于朦胧。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文谨报导)于朦胧案现在越发扑朔迷离。网友已经呼吁两个多月了,不仅没有立案,警方也没有丝毫回应。有网友结合法律法规,提出了于朦胧坠楼事件存在多种异常因素,包括物证异常、环境异常、痕迹异常、生前行为异常以及同行者表现异常,并非常全面地 总结汇总梳理了八大必须立案的的重大疑点。更有网友去案发现场实地考察后,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并有理有据地推理得出案发日期是9月9日,推翻了警方所确定的9月11日。这是一个重大的反转,直接打脸警方。
重大疑点一:
根据阳光上东业主展示视频,窗台下边缘接近男性胸部,高于男性重心,本身就不容易因为靠近或站不稳而坠楼,试问在醉酒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清醒的锁门,琢磨并打开并不熟悉的纱窗,主动提高自己的重心,使得坠楼条件齐备?这一点属于环境因素异常,生前行为能力异常,揭示犯罪行为存在的可能性,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6条,对死因不明或者有重大疑点的案件,应当立案或启动刑事案件调查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0条,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控告、举办或者发现犯罪事实可能的,应当立案侦察。
重大疑点二:
坠楼窗外下方墙壁有抓痕,下一层纱窗也有抓痕,属于痕迹异常。根据《刑诉法》第8条、第10条以及公安部程序规定第16条,公安机关必须立案,深入调查。
重大疑点三:
最初报料人的信息里有一个极为关键的细节,死者口袋里有劳力士手表,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6条,身上出现非本人之物,即属“异常物证”,必须依法进入证据炼,不得忽视。如果坠楼者携带了非本人之物,且无法给出合理解释,公安机关依法必须立案侦查,而不能简单定性为自杀或意外,更不能据此排除他杀,否则属于违法不立案,可申请检察院监督。如此重要的信息,试问到底是不是造谣?是造谣为什么不抓?而如果不是,则必须立案。
重大疑点四:
于朦胧名下东阳鲜萌影视文化工作室,于2025年7月完成注销。在公安和心理评估实务中,生前处理重大事务(如注销公司、分配财产、清理帐户等)被视为典型“重大事务处理行为”或“异常行为”,《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6条,公安机关如发现异常行为,应启动立案或深入调查程序。
重大疑点五:
坠楼发生时,同行饮酒者仍在现场。坠楼时有同行饮酒者在场,就不能排除“他人行为致死”的可能性,属于必须立案范围。
重大疑点六:
同行者行为异常,逻辑异常,没听见加没报警和没救助,构成重大疑点,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6条,死因不明或重大疑点的案件应当立案。
1、正常情况下,5-6层坠楼声音极大,若多人“都没听见”,属于逻辑异常。警方必须调查其真实性。
2、据小区内最初发现者反应,同行者发现坠楼后没有确认是否死亡,没有报警,直接盖上衣服,属于明显异常行为。
重大疑点七:
究竟是否有监控录像证明意外坠楼?鉴于目前网络上充斥著各种影音,尸检报告等造成极大影响,也引发广大关注,根据《公安机关新闻发布工作规定》第6条,对社会高度关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重大疑点八:
已注销工作室不止一次违法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88条,注销后的公司不再具备法人资格,不能以公司名义从事任何活动,包括发布公告。
除了这些重大疑点,还有网友对案发日期提出了有力的质疑。
11月12号,海外X博主“新闻调查”发布了一份关于于朦胧案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由外地女网友辞职组团赴京,实地调查阳光上东、宝格丽酒店、启皓艺术馆后,根据环境、气象、视频、音频、人物行为、警方逻辑撰写的一份专业调查报告。这应该是于朦胧事件发生2个月以来,最全面、逻辑最清晰、最客观公正的报告。分为月下篇、启皓篇和后记3部分。这份报告直接质疑了警方,报告认为真正的案发日期是9月9号。
这份报告的“月下篇”聚焦于可以确认为案发地点的核心区域,其重要性最高,在对该地进行实地探查和资料对比后,发现了若干能够推翻官方公布时间线的重要证据,因此将其置于首位。
在“月下篇”里,有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通过实地调查,环境拍摄,现有线索,气象数据以及视频画面和音频的交叉验证,并结合逻辑分析,确认广泛流传的雨夜视频拍摄时间可能为2025年9月9号,这个结论有力地反驳了普遍接受的9月11号案发时间。
“启皓篇”所涉及的地点,是嫌疑人在案发前后曾到访的区域。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来证 这与案件存在确实关联,但我们在探查过程中发现该区域近期出现了多项疑似“掩人耳目”的改动,因此将其列为第二部分。
报告还郑重声明,全文所呈现的内容均属于可验证的事实,不存在任何夸张、臆测或未经核实的传言。所有推论都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并以审慎、非确定的语气加以表述。
整个报告 推理非常专业、逻辑严密,非常长。据分析,如果案发时间并非9月11号是9月9号,那么9月10号一整天,于朦胧处于什么状态,他在哪里呢?那些视频传出的惨叫声是否是于朦胧本人呢?所以,不管真凶是谁,目前这起案件最大的嫌疑就是警方,一直在掩盖真相的也是警方。警方为何至今没有出具任何案件内情,也就可以得到解释了。
在“后记”中,作者这样写道:「从于朦胧离世那天起,我就再也没有睡过一次好觉。
作者说,她没有高学历,只是一名普通的00后务工女性。没有法学基础,但却在睡不著的深夜整理核对法律条文。不懂国家政务体系,却在哭红眼的夜晚,翻阅晦涩难懂的政治书籍。不懂公安办案流程,但对每一条结论都去推敲和检验。
很多人问:“你和他不相干,为什么要管?”
作者说:「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不是‘在管’,我是‘在回应’。回应一个生命的痛苦,回应一个社会的冷漠,回应我内心对正义的渴望。我哭泣,不是因为我脆弱,而是因为我无法接受一个人可能在极度痛苦中死去,却被草率定性为意外。
有人说:我们只是底层蝼蚁,撼不动大树。
但作者回答,蝼蚁也可以留下痕迹。真相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哪怕只是为了让未来某一天的人知道,曾经有人不愿沉默。
作者表示,她们只是普通人,愿意为真相发声,是因为真相值得被追问,生命值得被尊重——哪怕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哪怕我们只是普通公民。
作者的最后的结语是:我不是疯了,我是在痛苦的清醒著。
这位作者真的是让人既感动又钦佩。实际上,网友们发声为好人讨公道,是为了公平正义。大家的目的始终是一致的。现在要做的就是,墙内努力写信,打电话,外网努力发声,签连署。这次,我们不问国籍,只问真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