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谭(228)月兔传说
《大唐西域记》
2025年4月17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世界诞生之初,在一片林野中,住著一只狐貍、一只兔子和一只猿猴,虽然物种不同,但关系却很好。
当时天帝释想要考验修菩萨行的人,便化作一个老头,找到这三个动物说:「几位生活的好吗?没有担惊受怕吧?」回答说:「我们在草地和树林中穿行游乐,物种不同但却相处甚欢,既安全又快乐。」老头说:「早就听说你们情深意厚,所以不顾老迈远道而来,如今我又饥又渴,你们可有东西给我吃?」回答说:「希望您等一会儿,我们这就去找。」于是三个动物都怀著同样的诚心,分头去找吃的。
狐貍沿著水边,叼来了一条鲤鱼,猿猴从树上摘到了新鲜的果子,都满载而归献给老头,只有兔子空著手一蹦一跳地回来了。老头说:「以我看,你们不是一条心,猿猴和狐貍都能说到做到,只有兔子空手回来,唯独没有可以送给我的,通过这点,就可以知道了。」
兔子听到老头的话,对狐貍和猿猴道:「多找些柴火来,我要做件事。」于是狐貍和猿猴便四处找来柴火堆在一起,之后点著了火。兔子对老头说:「仁者呀,我的身体卑小,虽然也想找吃的但却难以得到,愿意用自身当作您的一顿饭。」说完就冲进火里,很快就死掉了。
老头又变回帝释的糢样,从灰烬中收敛出兔子的遗骸,悲叹良久。又对狐貍和猿猴说:「何以至此!我感动于它的心迹,将让它的身形不泯,使它寄身于月亮之中,一直流传后世。」故而当地人都说,月亮中的兔子就是从那时起才有的。——《大唐西域记》
原文:
劫初时,于此林野有狐、兔、猿,异类相悦。时天帝释欲验修菩萨行者。降灵应化,为一老夫。谓三兽曰。二三子善安隐乎。无惊惧耶。曰涉丰草,游茂林。异类同欢,既安且乐。老夫曰。闻二三子情厚意密。忘其老弊,故此远寻。今正饥乏,何以馈食。曰幸少留此,我躬驰访。于是同心虚己,分路营求。狐沿水滨,衔一鲜鲤。猿于林树,采异花果。俱来至止,同进老夫。唯免空还,游跃左右。老夫谓曰。以吾观之,尔曹未和。猿狐同志,各能役心。唯兔空返,独无相馈。以此言之,诚可知也。兔闻讥议,谓狐猿曰。多聚樵苏,方有所作。狐猿竞驰,衔草曳木。既已蕴崇,猛燄将炽。兔曰。仁者。我身卑劣,所求难遂。敢以微躬,充此一餐。辞毕入火,寻即致死。是时老夫复帝释身。除烬收骸,伤叹良久。谓狐猿曰。一何至此。吾感其心,不泯其迹。寄之月轮,传乎后世。故彼咸言。月中之兔自斯而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