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DEI的「有形之手」:对美国灵魂至关重要的斗争
赵晓
2025年4月18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2025年,美国的文化战争已不再是象征性的「舆论之争」,而是清清楚楚的制度争夺,财政战争。
焦点之一,就是川普与哈佛大学之间的冲突——一个要斩断「多元、公平、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简称DEI)的利益链,一个则誓言捍卫它。看似是教育话题,实则是美国政治与灵魂的交锋。
这场战斗背后,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奥巴马(Barack Obama)。在他总统任期内所埋下的DEI意识形态之种,如今已开出文化革命的花。
一、DEI:意识形态的「有形之手」
我们都知道亚当·斯密(Adam Smith)所讲的「看不见的手」,是市场经济中自发调节的力量。而DEI的「有形之手」,则是一种制度操控、资源引导与道德高压的混合体。
奥巴马总统执政期间,通过联邦资助机制强力推动DEI理念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原则很简单:
「你要想拿联邦钱,就必须搞DEI。」
学校不设「性别中立厕所」?不给钱;
企业招聘不按族裔、性倾向设KPI?不给钱;
公立机构不设DEI官员职位?不给钱。
这不是自愿,而是结构性胁迫,是披著「正义」外衣的软暴政。于是,从小学到大学,从地方政府到大型企业,全都「顺服」了——不顺服,就等于「反正义」,等于「歧视」,等于「失去饭碗」。
二、哈佛之争:旧贵族的最后堡垒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已成为DEI意识形态的象征性堡垒。从强制推行性别意识课程,到多元族裔配额招生,再到抵制「言论自由」的保守派声音,它在过去十年里走得最远,也最激进。
川普现在的目标很明确:砍掉联邦资金支持,斩断这条DEI利益链。
哈佛当然不干。它不是在为教育辩护,而是在为一套意识形态的「统治工具」辩护——一套以「被压迫者叙事」来重新分配道德与权力的体系。
奥巴马也不能退。他若不为这场文化工程站出来,DEI将轰然倒塌,那将是他「政治遗产」的崩溃。
三、小学教什么?性别革命的秘密基地
为什么这场争夺如此激烈?因为它已经深入到下一代的灵魂塑造中去。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小学、初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如下现象:
教导孩子同性恋、跨性别「与生俱来的正当性」;
允许男生进入女生洗手间,只因他们「认同」自己是女孩;
公开性教育课堂中教授各种性交姿势与性实践。
这些不是零星个案,而是DEI结构推动的文化产物。
以包容为名,实质上是拆除圣经价值观在孩子心中最后的防线。
四、这不是政策争议,而是属灵之战
不要误以为这只是教育财政话题。它本质上是:
一场关于「谁定义人」的争战——是神,还是自我认同?
一场关于「谁掌控资源」的战争——是自由市场,还是意识形态专政?
一场关于「谁塑造下一代」的斗争——是家庭,还是国家机器?
保守主义要的,不是压迫,而是回归现实——承认性别差异,尊重信仰自由,保护言论多元;而DEI,则是一种新形式的文化马列主义,借「弱者」之名行控制之实。
五、美国还有希望吗?
美国能不能走出这场灵魂内战,关键不在哈佛,也不在川普或奥巴马,而在人民是否还愿意敬畏上帝、家庭是否愿意守住信仰的边界、教会是否还敢为真理发声。
川普现在砍的是「资金」,但真正要斩断的,是意识形态的强权之手。
若能斩断这只「有形之手」,就有可能恢复那只「看不见的恩典之手」。
写在最后:如果属神的人不再沉默,属人的激进工程终将崩塌。
愿主怜悯美国,也愿主坚固每一位愿为真理站立的家庭、教师与信徒。△
(转自「云上迦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