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共到底跟美国谈判了没有?
 
王友群
 
【人民报消息】 近日,中美之间对一个问题各执一词。中共说,没有跟美国就关税问题举行谈判;美国说,中共一直跟美国在谈判。那么,中共到底跟美国谈判了没有? 一,中共的说法 4月24日,有记者问:「近来美方不断有消息称,中美之间正在谈判,甚至将达成协议。你能否证实双方有没有开始谈判?」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答说:「这些都是假消息。据我了解,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 4月25日,路透社记者问:「美方称美中正在进行贸易对话。一名白宫官员表示,本周美中进行了低级别官员对话和通话。美方是否试图与中方接触?如果是,中方是否愿意进行贸易对话?」 郭嘉昆回答说:「昨天我和商务部的同事都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美方不要混淆视听。」 4月24日,中共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在记者会上说,「目前中美之间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任何关于中美经贸谈判进展的说法都是捕风捉影,没有事实依据。」 4月25日,中共驻美国大使馆搞了一个自问自答。问:「近日,美方多次表示愿就关税问题与中方达成协议,并称双方已进行了对话。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有关言论纯属混淆视听。据我了解,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 也就是说,迄今为止,中共外交部、商务部、驻美国大使馆,都异口同声说:中共没有就关税问题与美国举行任何谈判。 二,美国的说法 4月22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对记者说,美国与中方的谈判「进展顺利」。 4月23日,川普在白宫表示,美国正在积极与中国谈判,以达成「公平协议 」。 4月24日,路透社报导,川普告诉记者:「他们(中美双方代表)今天早上开了会。」「『他们』是谁并不重要。我们或许稍后会公布,但他们今天早上确实有开会,我们一直在与中国会谈。」 4月25日,在《时代》周刊发布的专访中,川普表示,他已接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动打给他的电话。川普说:「他打过电话,我不觉得这是软弱的表现。」川普强调,如果不是对方先打来,他根本不会主动联系。 三,韩国人提供的佐证 4月25日,韩国《中央日报》报导说,美东时间4月24日上午7点左右,中共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在约10名随行人员陪同下,进入位于白宫旁边的美国财政部总部大楼。 报导未确认该名官员的具体身分,但刊登了中共官员的照片,并在脸部进行了模糊处理。 报导说,他们都佩戴了在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所需的身分证明卡。 报导还说,中方官员强烈阻止韩国媒体对进入美国财政部大楼的中方高级官员拍照。 中方官员表示,「我们没有权力阻止新闻自由」,但「我们有权拒绝允许我方人员被拍照」。然后,他们要求韩国人删除所有用手机拍摄的中方官员照片。 当韩国人要求他出示身分证明时,遭到拒绝。这名中方官员称,「我没有义务透露我的身分」。但他佩戴的有姓名、照片的身分证卡上写著「中国」。 四,中美就关税问题到底谈没谈?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商务部发言人、中共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都坚持说,中美没谈。 以上三家中方发言人,都是中共政府的代表,他们的发言是面向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按常理,他们应该不会随便发言。 但是,从韩国人拍摄到的中共财政部官员带领10名随从进入美国财政部大楼的情况看,在中美关税战白热化之际,这11名中共官员应该不是应邀到美国财政部参观的,而是利用到华盛顿参加有关国际会议之机,到美国财政部与美方就关税问题举行磋商的。 韩国《中央日报》称,中美「财政部会谈」应该是在韩美会谈之前举行的。按照当天的行程,韩国副总理崔相穆和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在早上8点多,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进行「2+2贸易磋商」。 而从中共官员阻止韩国记者拍照这件事来看,中共是不想让外界知道中方官员与美国官员举行会谈的。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中共官员进入美国财政部就是去谈判的。 4月24日,美国总统川普在驳斥中共外交部、商务部的说法时讲得很明确:「他们(中美双方代表)今天早上开了会。」川普为什么这么说?肯定是美国财政部官员向他汇报了会谈情况嘛。 川普的说法与韩国记者的报导互相印证,中共确实跟美国就关税问题举行了谈判。 那么,在4月24日之前,中共官员是否有跟美国谈判? 川普讲中共一直在与美国谈判。根据4月24日中美会谈的情况推断,川普所言应该不是信口开河。中共外交、经贸、国安、统战、智库官员在美国很多。在这些官员中,很可能有人奉中共之命,与美国政府官员进行过秘密谈判。 中共习惯于暗箱操作,对外秘而不宣,把中国民众蒙在鼓里,这样的先例实在是太多了。但是,美国总统川普没有那么多顾忌,他经常跟媒体沟通。记者一问,他就直说了。 五,中共为什么矢口否认中美谈了? 原因无非有三: 第一,面子要紧。 对等关税,是美国总统川普于4月2日发起的。 在川普看来,长期以来,许多国家通过高关税或非关税贸易壁垒,占美国的便宜,导致美国外贸出现巨额逆差,美国一些关键制造业空心化,产业工人失业等,这种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他要通过「对等关税」,扭转这种局面,建立一个公平的贸易秩序。 但是,当川普的「对等关税」一公布,中共立即表示「强烈谴责,坚决反对」,并马上实施报复性关税。 中共以为它登高一呼,马上会一呼百应,大家都来反对美国的「单边霸凌」,使美国陷入孤立境地。结果却是,除中共外,大多数国家都表示,不报复,愿意与美国坐下来谈。被孤立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共。 中共单打独斗,怎么可能斗得过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更何况,中共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之中。在各国都在跟美国谈判时,中共也悄悄跟美国谈上了。 但是,在中共看来,面子很重要,关系党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面子不能丢。为了维护中共的面子,中共也要硬撑著,坚持说中美没有谈。 第二,权力要紧。 中共把什么看得最重?不是经济,不是民生,不是老百姓的死活,而是中共的政治安全。 何谓「政治安全」?就是中共的权力安全。保住中共的权力是第一位的。如何保权?对内,中共要强硬;对外,中共也要强硬。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中共也不怕,也敢于斗争。 中共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显得中共有权威,才能震得住场,中国民众才会乖乖听话,不会起来反抗中共暴政。 第三,撒谎成性。 中共张口就是假话,撒谎早已成习惯。 中共当政76年,最惯常的统治手段,一为高压,二为欺骗。 中共中央有一个宣传部。宣传部是干什么的?就是专门用一套语言伪术(中共党文化的说辞)为中共利益服务的。它可以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然后,利用中共「必须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个魔咒,强迫全中国人民都跟著中共一起说白的是黑的,或者说黑的是白的。 比如,中共不许Twitter(现改名为X)、Facebook(现改名为Meta)、Google、Fox等许许多多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在中共的宣传话语里,都是「符合基本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的,都不是「经济霸凌」,不是「单边主义」,不是「保护主义」,都是「公道」,而不是「霸道」。 4月24日,美国总统川普说中共官员与美国官员开了会;韩国记者拍摄到了中共官员进入美国财政部的镜头。4月25日,中共驻美国大使馆仍然坚持说「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 这是瞪著眼睛说瞎话! 结语 据中共海关统计,2024年全年,中美贸易额为6,882亿美元。其中,中国向美国出口5,246亿美元;中国从美国进口1,636亿美元。中国的顺差为3,610亿美元。 也就是说,2024年,美国是中共最大的海外市场,美国是中共最大的客户。 美国总统川普4月2日发布「对等关税」计划,对中共课征34%的关税。这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中共最大的客户——美国,对中美双边贸易有意见。 一个正常的生意人面对自己最大的客户的抱怨会怎么做?通常的做法是,认真倾听,仔细思考,好好协商。 比如,川普对越南课征的「对等关税」是46%,比对中共课征的关税高得多。美国是越南的最大客户。越南对待最大客户的抱怨是怎么做的?第一不报复,第二好说好商量。越南甚至表示:美越双方可以实现零关税。如今,越美关税谈判富有成效。越南有可能成为第一批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 中美就关税问题坐下来好好谈判,这是对中国人民有利的事。但是,这样的事,中共办起来真是难上加难。即使万不得已,偷偷谈了,还不敢承认。 中共这么自己折腾自己,最终可能满盘皆输。△ (大纪元)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28/9030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