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天下奇譚(315)飛天夜叉 |
|
《博異志》
|
【人民報消息】唐憲宗元和年間,一個名叫薛淙的進士游歷到河北衞州一個村子裡的寺廟裡,天黑後準備就在這裡投宿,便和幾個人一起去找寺中住持,但住持恰好不在,只聽見倉庫西邊的一間沒點燈的房間裡傳來陣陣痛苦的呻吟聲。走近一看,發現裡面有一個生著病的老和尚,雪白的頭髮、胡子全都亂糟糟的不曾打理,身體相貌看上去很是嚇人。薛淙於是喊同行的幾個人說:「這個怪異的病和尚。」
那和尚聽了,發怒道:「哪裡怪異了?少年想要聽異聞嗎?病僧就粗略跟你講講。」薛淙幾人都連連說好。
和尚於是道:「病僧二十幾歲時,喜歡到四方極遠的國家去游歷,一次靠著服用丹藥,不吃糧食,一路向向北來到了居延,離大海只有三五十裡的地方。這一日天蒙蒙亮,病僧已經走了十幾裡路,太陽就要升起來時,忽然發現一棵已經枯死的大樹,有三百多丈高,幾十圍粗,但中心都已經空了。病僧從根下面朝裡望,發現裡面直上直下,可以一直看到天空,寬闊得可以容納一個人。
「那之後,病僧又繼續向北走了幾裡,遠遠望見一個女子,身穿緋紅色的裙子,光腳露肩,披散著頭髮一路狂奔,快得像風一樣。逐漸跑近後,那女子對我說:「救救我,行嗎?」我問她:「何出此言?」回答:「一會兒有人來找我,您就說沒見到,就是天大的恩情了。」說完就鑽進了枯樹裡。
「病僧又走了三五裡,忽然見到一人,騎著披掛鎧甲的戰馬,身穿黃金衣服,帶著弓箭和劍,那戰馬奔跑起來如同閃電,每一步都能飛躍幾十丈遠,有時在半空中跑,有時在地上跑,腳步都絲毫不亂。那人來到病僧跟前,問:「見到某個人了嗎?」我回答:「沒見到。」那人又說:「不要隱瞞。她不是人,而是飛天夜叉,她有數千同黨,流竄數層天界之中傷人,前後有八十萬人遇害(註1),如今大多都已經被擒殺,只剩下她這個為禍最甚的還沒有捉獲。昨夜奉天帝命令,從沙吒天追她到這裡,已經跑了八萬四千裡路,像我這樣的使者一共有八千人正在追她,她是上天的罪人,師父不要庇護她。」病僧於是交代了女子的藏身之處,之後須臾之間,那人便飛去了枯樹之前。
(註1):此處原文作「相繼諸天傷人,已八十萬矣。」諸天是佛經中的概念,此處可以理解為許多層不同的世界。
「病僧走回去看,見那天使下了馬,進到樹裡面瞧了瞧,之後重新上馬,沿著枯樹騰空而上,飛到枯樹中間時,見樹中有一紅點飛了出來,天使騎馬追上去,飛了七八丈遠,便漸漸飛入了雲霄之上,消失在天空之中了。
「過了很久,天上忽然落下幾十點血雨,我猜想可能是那夜叉中箭了吧。這才可以說是怪異,你這少年認為老僧怪異,不太沒見識了嗎?」——《博異志》
原文:
前進士薛淙,元和中游河北衞州界村中古精舍,日暮欲宿,與數人同訪主人僧。主人僧會不在,唯聞庫西黑室中呻吟聲。迫而視,見一老僧病,須發不剪,如雪,狀貌可恐。淙乃呼其侶曰:「異哉病僧?」僧怒曰:「何異耶?少年子要聞異乎?病僧略為言之。」淙等曰:「唯,唯。」乃曰:「病僧年二十時,好游絕國。服藥休糧,北至居延,去海三五十裡。是日平明,病僧已行十數裡,日欲出,忽見一枯立木,長三百餘丈,數十圍,而其中空心。僧因根下窺之,直上,其明通天,可容人。病僧又北行數裡,遙見一女人,衣緋裙,跣足袒膊,被發而走,其疾如風。漸近,女人謂僧曰:『救命,可乎?』對曰:『何也?』雲:『後有人覓,但言不見,恩至極矣。』須臾,遂入枯木中。僧更行三五裡,忽見一人,乘甲馬,衣黃金衣,備弓劍之器,奔跳如電,每步可三十餘丈,或在空,或在地,步驟如一。至僧前曰:『見某色人否?』僧曰:『不見。』又曰:『勿藏。此非人,乃飛天夜叉也。其黨數千,相繼諸天傷人,已八十萬矣。今已並擒戮,唯此乃尤者也,未獲。昨夜三奉天帝命,自沙吒天逐來,至此已八萬四千裡矣。如某之使八千人散捉,此乃獲罪於天,師無庇之爾。』僧乃具言。須臾,便至枯木所。僧返步以觀之,天使下馬,入木窺之,卻上馬,騰空繞木而上。人馬可半木已來,見木上一緋點走出,人馬逐之,去七八丈許,漸入霄漢,沒於空碧中。久之,雨三數十點血,意已為中矢矣。此可以為異。少年以病僧為異,無乃陋乎!」△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25/91521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