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定习近平 李强有李克强不会的绝招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文谨报导)近日,中共总理李强可谓是大出风头,代替习近平出席了巴西金砖峰会。习近平12年来首度缺席该会议。习近平让李强代替自己去参加金砖会议,可见其深得习近平的信任。李强究竟有什么绝招而获得习近平的欢心呢?
7月6日,李强在巴西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第一阶段会议,就「和平与安全、全球治理改革」议题发表讲话。
这并不是第一次李强代替习近平出席重要国际会议。2023年李强代替习近平首次亮相G20峰会,当时也引起热议。
出席G20峰会的其他国家领导人中,同样有多位是以总理身分出席。而且,G20峰会主要内容与经济相关,李强作为总理的主要工作是主管经济,他出席G20峰会恰好可以展开经济外交。
但当时有港媒分析指,即便如此,李强出席G20峰会仍然不同寻常。毕竟政治工作非常注重惯例,尤其是对外交往,每一次的安排都必定是审慎考虑的结果,「习近平为何不直接参加,而是让李强代替他出席G20峰会?这背后应该是综合考量」。可以确定的是,李强代替习近平出席G20峰会,反映习近平对李强的高度信任和认可,凸显李强扮演的政治角色十分关键。
李强曾经担任浙江省长、江苏省委书记、上海书记,是大陆罕见拥有主政长三角经验的高级干部。习近平在2002年至2007年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身为省委秘书长,习近平的「大管家」的李强开始飞黄腾达。
习近平在2012年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两个月后,任命李强为浙江省省长。三年后,李强被任命为江苏省委书记。2017年,李强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传统上,这个职位是进入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跳板,包括习近平本人也是如此。
不出意料,李强在二十大爆冷,成为排名第2的政治局常委,此后接任总理。
独立时评人士蔡慎坤近日在其油管节目上分析,李强虽然不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但是他与前任李克强相比,他有一个优势:「懂政治」,对习近平绝对忠诚,所以换来了习近平对他的信任。
蔡慎坤披露,二十大召开后,李强还没正式接任总理,他到中共国家发改委去视察。当时发改委是习近平的铁杆何立峰主政。视察中,李强问了一些不著边际的经济问题,遭到发改委副主任穆虹的轻视,他回答李强的问题时,显得漫不经心。李强感到很不爽,直接质问穆宏:「你说我不懂经济吗? 我不懂经济,但我懂政治。」
果然,李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就强调,国务院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李强还提到,「要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称「本届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
当时有评论指,李强形同将国务院定位为习近平意志的执行者,扮演了习近平秘书的角色。
蔡慎坤表示,李强在国务院第一次会议上就直接亮明自己将来要扮演的角色。而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从来没有这样提过。
蔡慎坤说,李强很清楚,自己不能出风头,要出风头也要习近平点头。例如,李强上任后出行,仅有一次是专机,其他几乎都是包机。而将专机待遇让习近平一个人使用,以避免他和习近平在出行待遇上并驾齐驱。
美国作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曾在 2005 年和 2006 年与李强和习近平会面,他说两人相处融洽。库恩告诉路透社:「与最高领导人身边的大多数其他工作人员不同,李强不是壁画与摆设。」库恩说:「在习近平面前,李强感到很自在和自信,愿意主动与我接触,这告诉我他并不担心他的老板可能会认为他想抢他的风头。」
但有观察人士说,李强与习近平的亲近既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弱点:虽然他得到了习近平的信任,但他对这位长期呵护,提拔他的人会心存感激而臣服。
香港特首李家超去年在中南海向习近平述职,李强等政治局常委陪同听取。这打破了自1997年以来的惯例,港澳特首每年12月到北京述职先对总理汇报工作,之后国家主席再会见特首。有分析人士认为,李强的存在感比李克强还少,他将是比李克强更示弱的总理。
(人民报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