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國安高官創辦的智庫被取締 內情存疑
 
【人民報消息】中共國家安全部副部長高以忱官宣被查三個月後,和他關係密切的太和智庫被官方取締。太和智庫與習近平推動的「一帶一路」密切,高以忱當年以國安部、政法委和「610辦」高官身份創辦這一機構,內情引人關注。 中共前國安副部長創辦的太和智庫被取締 北京市民政局9月12日在官網發佈《關於取締「太和智庫」的公告》稱,「太和智庫」未經登記,擅自以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義進行活動,違反了相關規定,於9月12日予以取締。 據太和智庫在中國多所高校官網發布的招聘信息,太知智庫是2013年3月在北京成立的所謂「民間智庫」,號稱聚焦國際關係、民族宗教、教育文化、經濟、科技五個研究領域。與中共政府許多部門建立了課題委託關係,並接受地方政府委託,開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等等。 太和智庫理事長是彭彬哥,祕書長是馬雲濤。彭彬哥履歷不明。太和智庫網頁曾介紹,馬雲濤畢業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長期從事與國家安全事務相關的工作。 百度百科目前介紹:「太和智庫是未經登記的非法民辦非企業單位」,「截至2023年,該機構與『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等建立合作,並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布魯金斯學會等近百家中外機構開展交流」。 太和智庫2017年發起太和文明論壇,至2023年連續舉辦七週設立青年對話等分論壇。涉外活動包括舉辦上海合作組織文化交流研討會、與巴基斯坦化學學會簽署戰略協議、2022年舉辦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研討會等。定期發佈英文電子期刊《TI Observer》,與北京大學等高校共建研究機制。 每經網報導,2018年2月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全球希望聯盟主席伊琳娜博科娃正式受聘成為太和智庫高級學者。2021年12月23日,太和智庫在北京舉辦了授予上海合作組織祕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榮譽教授頭銜的儀式。 太和智庫的許多活動與中共「一帶一路」相關,是「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成員單位,並出任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專家委員會主席單位。 公開信息顯示,太和智庫與三個月前落馬的中共國安部前副部長高以忱關係密切,高以忱被稱為太和智庫創始人、太和智庫名譽理事長。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太和智庫雖然是以民辦的名義創辦,但創辦人又是國安高官,所以更像是中共情報系統的外圍機構。這家機構又是在習近平剛上台時創辦的,並且與「一帶一路」相關,本身應該就是為「一帶一路」的情報擴展服務的,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這些國際機構被太和智庫拉攏來看,可見中共的情報滲透有多嚴重。 或涉迫害法輪功的情報收集 中共中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今年6月9日通報,原中央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央610辦)副主任高以忱落馬。 高以忱於1950年出生,曾任中共國家安全部副部長,自2005年起兼任中共中央「610」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祕書長等職。不晚於2017年3月卸任公職,後擔任民間學術團體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黨組書記等職。 中共中央610辦公室因迫害法輪功而臭名昭彰。明慧網2022年底前報導,38國的法輪功學員將又一批迫害者名單遞交本國政府,要求依法對惡人及其家屬禁止入境、甚至凍結資產。名單中包括高以忱。 對於「610」高官高以忱落馬,觀察人士認為其或涉中共高層內部就法輪功問題的搏弈。 中國問題專家橫河此前在自媒體節目中認為,高以忱原來是國安部副部長,國安部負責對外情報,2005年調派高以忱到中央610辦公室,就是要加強610的對外情報和鎮壓。而610辦公室海外情報工作就是針對法輪功的跨國鎮壓。 高以忱在退休8年後落馬,陸媒報導時在標題加上了「曾長期在海外工作」,顯然是暗示他被查和他的海外情報工作和跨國鎮壓有關。雖然中共迫害政策沒有改變,但過去迫害法輪功作惡的中央610主任們都大多在中共權力鬥爭中被清洗了。 李林一表示,因為高以忱有國安部和610辦公室的背景,涉及海外法輪功的情報收集,其控制的太和智庫大量涉外事務也就難脫關係。 (大紀元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9/20/92421b.html
打印機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9月20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