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訊】(博訊12日消息) 中國旅法作家高行健獲頒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第一位獲得諾爾貝文學獎的華裔作家。80年代初在中國發起前衛戲劇時一度遭到中國當局的批判和壓制,成爲當時中共在意識形態上「清除精神污染」的第一批受害者之一。高行健1988年離開中國大陸後,一直旅居法國,並宣佈有生之年若看不到中國實現民主社會的那一天,決不回到共產黨專制的中國。在12月10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高行健將於斯德哥爾摩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獎狀和大約一百萬美元的獎金。瑞典科學院在褒詞中說,授予高行健文學獎是表彰他「尖刻的洞察力,語言上的精巧,及他以此爲中國小說開闢了新的途徑」,表彰他1986年的被禁小說《另岸,The Other Shore》,表彰他的作品中對個人奮鬥的描述。褒詞稱高行健爲小說家、翻譯家、戲劇家、導演、批評家。 高行健一九四○年生於江西贛州,祖籍江蘇太州,自小學習傳統繪畫,一九六二年畢業於北京外語學院法語系,在國際書店擔任法語翻譯。一九七一年下幹校,在農村教書。一九七五年回到北京,曾經在中國作家協會機關工作,後來擔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專業創作人員。他是在中國面臨六四天安門事件時,爲表示維護民主運動而到了巴黎定居。他將先鋒派思潮、及荒誕戲劇介紹到中國。 高行健一九七八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八一年進入中國藝術團當作家。八十年代創作著名「抽象派」小說《車站》。高行健的作品包括《靈山》,法譯本在1996年出版時在法國獲得很高的評價。他一共發表了長、中、短篇小說集四本,劇本十六種,文學戲劇藝術論著三本,許多作品都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他的劇本也在世界各地頻頻上演。西方報刊評論他的作品達四百多篇,認爲他是當代最有前途的劇作家之一。 才華洋溢的高行健由於家學淵源,自幼學習琴棋書畫,五歲即受演員母親的影響登臺演舞臺劇。高行健曾經回憶說,由於父親是在銀行上班,家中的生活一直很寬裕,甚至在他的記憶中,抗戰逃難時他們家都還帶著一架鋼琴,生活中即有文化陶冶了他的文人素質。 在西方世界生活促使高行健深愛西方繪畫的深度。談及他的繪畫,高行健表示,所謂中國書法的抽象畫是什麼樣的創作?他常思維面對繪畫史上一代又一代的大家,現今的繪畫是否還能找些新的表現?能不能跳脫出二度空間的限度而仍能成爲繪畫? 中國大陸媒體對旅法中國作家高行健12日獲頒諾貝爾獎一事直到當天晚間依然保持沉默,官方的新華社以及電視臺均未報導這一消息。觀察家們預料中國當局可能會對諾貝爾評獎委員會今年將文學獎頒給一箇中國異議作家持批評態度。 (http://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