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時代面臨全面崩潰
 
【人民報訊】薛教授21日在《大家論壇》發表文章,標題是《世紀末情緒與中國的「全面崩潰」》:在我心底,實在是很不願意寫這篇文字的:一個理智清醒、精神正常、多年一直在搞學術研究的人,居然會去談論「人類或民族末日」這樣荒唐話題,未免太聳人聽聞了。然而在網上看到《黃禍》作者王力雄先生被當局先捕後放,網友們對《黃禍》各抒己見,禁不住要湊上幾句。

如果一羣人命中註定要在未來的大災難中遭遇滅頂之災、而且絕大多數人諢諢噩噩茫然不知日益逼近的未來大劫難的話,還不如就讓他們在快樂中突然地死去吧,何必過早地喚醒他們,讓他們在精神上承擔可怕的負擔、恐懼和瘋狂呢?不知這樣是否更「人道」一些。

或許,所謂的「災難、崩潰」,不過是杞人憂天和庸人自擾。人類已經進化發展了一百幾十萬年,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豈可輕言種族的災難乃至滅絕?那些發誓要「振興中華」或要再現中華文明大唐盛世雄風的愛國主義者更是容不得此等言論。

然而,總是有那麼一些思想深遂、見解睿智又滿懷悲天憫人情懷的人類社會學者,在一派歌舞昇平的太平盛世,向我們發出與現實景觀極不和諧的刺耳的警告:文明在衰落、災禍在醞釀、危機在逼近蘇曉康等在《河殤》中痛苦坦誠地告訴國人:由於歷史和現時的原因,中華民族文明的確衰落了。

何博傳在《山坳上的中國》中老實冷靜地提醒國人:中國的現代化可能只是個缺乏長期現實基礎的夢。

梁曉聲在《浮城》中靜悄悄地描述了一個精神寄託死亡了的民族的最後生態。

在所械哪???DOOMSDAY)著作中,王力雄先生以「保密」筆名撰寫的描述現代中國崩潰末日的政治幻想(預言?)小說《黃禍》大概是最引人注目和引起爭議的了。

出於這樣或那樣、理智或情感的原因,有不少人對《黃禍》嗤之以鼻,然而,我在過去的一些年中卻沒有看到實在的數據和理性的研討,讓人信服地將《黃禍》打入幻想小說系列。

我只想問這些人一句我常捫心自問的話:書中的一切難道絕對不可能嗎?

我在1996年第一次看到《黃禍》。用了一日一夜時間一口氣把全書看完後,我被深深地震懾了:我的情感拒絕它述說的一切,然而理智上卻隱隱約約地感覺這不是不可能的。國內近些年來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以及自然生態環境大量的事件和數據在在指向一個暗淡危險的前景:不斷消耗下降的不可更新、不可替代資源終於不能再繼續滿足日益膨脹的人口需求的臨界點。

中國的未來發展、演變當然不會遵循小說《黃禍》描述的那樣進程:全國大饑荒、南、北方分裂、國內戰爭、億萬中國難民潮水般湧向世界、世界核大戰等等。然而,儘管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未來2030年內中國社會的發展前景卻是二者之一:全面崩潰或瀕臨崩潰的局面。

如此令人發怵的「全面崩潰」警報並不是筆者信口雌黃說出來的,而是國內正式出版物說的:「中國最適合的人口數量爲七億左右,最大(極限)人口量爲16億左右,超過這個數量,就會發生全面崩潰。」(全國人大環境委員會主任曲格平的憂慮之言。《中國青年》雜誌1999/2總第1033期扉頁「一語驚人」欄)

目前中國的官方人口數字爲12億,每年淨增人口一千四百萬,相當於一個澳大利亞。十年便增加一億四千萬,二十年便是近三億。換句話說,即使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得到較好的貫徹,到2020年中國人口也將達到15億左右。如果考慮到1998年大洪水暴露出來的農村人口超生問題,預計到2030年,中國人口達到16億。

這就解釋了在1997年11月期間,北京地區召開人口學家學者會議,研討到2030年我國人口達到16億時國家的對策等舉動了。也就難怪國家要耗巨資在2000年再次進行全國人口普查了:人口問題是決定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首要問題!

然而,恪於我國僵化保守的政治體制,絕大多數老百姓不了解,也不讓了解這一切,只有國家最高首腦人物才最清楚問題的嚴重程度,沒有相當地位的社會學者和研究人員恐怕也不能接觸最核心的數據。

人口問題是決定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首要問題,主要是相對維持人口生存和發展的自然資源來說的。努力發展經濟,讓12億中國人過上富裕生活的願望是良好的,但如何實現這一點、爲此將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們繼承了祖先的遺產後,能否給我們的子孫留下他們應得的一份等等問題,就值得人們進行嚴肅科學的探討了。

從各種人均自然資源佔用量看,中國是個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國家。在過去的20年中,伴隨經濟發展,大量的土地在「經濟開發區」、鐵路公路建設、城市蔓延擴張、鄉鎮企業和中小城鎮建立、農民建築房屋等熱潮中永遠地消失了。

朱鎔基總理在講話中承認我國目前糧食缺口5%,國家決心大力投入和發展農業,爭取在2010年人口增長的前提下,把國家糧食缺口控制在10%左右。這些話意味着什麼?

有監於此,美國華盛頓世界觀測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LesterBrown)於1995年發表了他的《2030年:誰來養活中國?》一書。可惜,一本發人深省的學術研究著作,卻被當時慷慨激昂的說「不」者們打入到西方「圍堵中國」的反華大合唱系列中。

與此同時,中國的水資源供給由於需求猛漲和嚴重污染正在變得日益緊張。中國兩大主要河流之一的黃河,斷流期正一年年變得越來越長,已經給中下游工農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給人民羣衆生活造成極大威脅。有關專家預計到2010年黃河將變成一條內陸河:永遠流不到大海了。另一條河流長江,近年來不僅污染達到驚人程度,其含沙量也直追黃河,已經成爲世界上另一條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引用大量最新研究成果,萊斯特.布朗於1998年,發表了他最新的中國研究報告:《水:中國危機之源》。

生態平衡被破壞、草原退化、國土沙漠化加劇、森林資源危機、海洋生態危機、石油資源危機......誰說,1998年的世紀大洪水,不是大自然向中國人發出的最強烈的警告?考慮到我們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極低的人口素質,考慮到我們僵化低效的政府管理機制,考慮到現有政治體制無法消除的嚴重官場腐敗、司法腐敗,考慮到政府日益喪失了其在公衆中的權威和道德楷模號召力,導致國家對社會和自然資源管理失控等因素,我們無法不進一步聯想到其它自然資源(森林、銅、鐵、鋅、鉛、鎂、)正在加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22/350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1. 經典爆笑--江總書記扭秧歌「豬啊,羊啊,送到啊裏去?送給咱親人克呀克呀林頓!」 (50,508次)

2. 長安驚見脫衣舞 查江核心爲總後臺 (41,584次)

3. 江主席昨夜是不是太辛苦了?─新長恨歌(圖) (35,623次)

4. 蛤蟆精禍亂中華——江澤民摸黑到紐約其時暴雨傾盆 (33,825次)

5. 驚天內幕:江澤民十年腐敗毀我長城, 徹底摧毀了中國軍隊 (33,481次)

6. 江澤民接受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訪問全文 (33,378次)

7. 看哪!江澤民秀味十足 (32,079次)

8. 一次成功的政變:一九八九年江澤民上臺前後紀實 (31,558次)

9. 江主席怎麼越來越下流 (28,955次)

10. 題《中南海情史》之七 (25,690次)

11. 中南海瀰漫淫蕩空氣 (23,059次)

12. 江澤民就是一隻鴨子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華萊士當面暗示 (21,671次)

13. 江澤民保賈慶林的背後 (21,131次)

14. 張志新冤案又披露出新的祕密 (20,449次)

15. 今日域中,貪官天下——中國腐敗全景圖 (19,824次)

16. 江澤民領導下的「繁榮娼盛」 (19,276次)

17. 中共太子太傅教師披露共產太子黨的繁衍歷程 (19,271次)

18. 笑話篇:江詐民總梳髻,你好 (19,209次)

19. 大家論壇爲什麼另開法輪功論壇? (18,849次)

20. 江澤民時代面臨全面崩潰 (17,603次)

21. 法輪功江澤民中羅幹奸計 (17,527次)

22. 江澤民在紐約召開記者招待會黑布封窗 對面大街法輪功大旗招展 (17,526次)

23. 孟玄: 透視中南海:誰將成爲江澤民接班人? (16,884次)

24. 【人民報社論】爲什麼中國老百姓殷切期望江澤民同志儘快壽終正寢 (16,734次)

25. 豬的哲學 (16,643次)

26. 驚世之謎:甘肅一村寨全是歐洲後裔 (16,188次)

27. 中國千年劇變預言 (16,136次)

28. 遠華案首審 難揭神祕面紗 (15,772次)

29. 人民可以賣,國家都可以賣,那塊石頭爲什麼不可以賣 (15,749次)

30. 成克傑臨死前忘不了兩件事 (15,185次)

31. 人民報社論: 江澤民CBS專訪令中國人憋氣 (15,063次)

32. 華毅: 也談法輪功現象 (14,975次)

33. 星火正燎原:反江浪潮洶湧,七月惡性動亂破紀錄 (14,820次)

34. 曾慶紅與胡錦濤的瑜亮之爭 最大受益者是江澤民 (14,801次)

35. 新派武俠系列:大鬧紫禁城之七四海蜚聲 (14,665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