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据自由亚洲电台2000年2月2日播音: 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目击者说》流亡生活系列节目,我是力万方。 在中国,现在使用电脑互联网的人越来越多,在新闻自由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互联网的普及为大家获取多样化的信息提供了方便。 《小参考》是一份每天一期的网上中文杂志。它是1998年3月由一批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创办。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997年的《大参考》电子周刊。作为对中国大陆新闻媒体的一个补充,几年来它提供了大量中国官方媒体所没有的尖锐敏感的信息。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这份电子杂志是在什么情况下创办的,它的编辑又是怎样一些人呢?今天我们请来《小参考》的编辑李洪宽先生。请他说一说大名鼎鼎的《小参考》和默默无闻的编辑们以及他自己。 一说到李洪宽三个字,各位可能会联想到眼下家喻户晓的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不过这位来自山东的李洪宽与出生于东北的李洪志并无任何瓜葛。李洪宽生于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1991年留学美国就读于爱因斯坦医学院。在北京医科大学任教期间,李洪宽见证了1989年的民主运动及其被镇压的经过。他说他经历了84年南京、86年上海和89年北京三次学潮。从一个关心国事的学子,到拥有几十万热心读者的杂志编辑,李洪宽的努力终于为他赢得肯定与荣誉。1999年7月,美国万人杰新闻文化奖授予李洪宽等三名为争取新闻自由作出贡献的记者与编辑。 下面请听对《小参考》编辑李洪宽的采访录音剪辑: 主持人:在网路上读到中文杂志的机会还是不少,但是每天都能够看到的报导即时新闻的杂志并不太多,其中《小参考》是比较突出的。当初你是怎么构思要创办《小参考》的? 李洪宽:《小参考》的前身是1997年9月创办的《大参考》。当时中美关系刚刚解冻,江泽民要访问美国,克林顿也准备访问中国。在这么一个国际大气候之下,中共在努力走出“六四”的阴影,国际上主动出击,通过江泽民访美,希望借美国政府和民间对它的一些支持来换取它的合法性。因为它自六四以来、一直面临“合法性”的质疑。就是说,老百姓会问,你江泽民凭什么可以做主席,为什么不是别人?你也不是经过民主选举的,甚至不是经过党内选举的,只是邓小平喜欢他,就把他拉起来,没有通过任何的合法程序把赵紫阳去掉。在这么一个环境下,民运当时也基本上走向了困境,需要新的活力。我们创办《大参考》、《小参考》这些人都是一些普通的留学生,过去我们跟中国政府也没有什么恩怨,就是说,没有受过太明显的、特别的打击。当时创办《大参考》,主要是觉得中国大陆忽然之间很多人上网了,从中国大陆出来的,他们逢人就问:网上哪儿能够看到有意思的中文资料。三年以前中文资料还不是特别多,正在一个起步的过程。 主持人:所以说,你们一些留学生考虑到中美关系进入一种新的局面,必须给提供一个机会让大家能够看到一些即时的消息。那么《大参考》创立时候的宗旨是什么呢?是一个新闻机构呢、还是一个有倾向性的电子杂志呢? 李洪宽;应该说一开始的时候、一开始的几个月当中没有明确的宗旨,只想提供一些国内的网友喜欢看的新闻和消息、评论,当然主要就是国内不大容易能够看到的、共产党查禁的一些政治消息和评论吧…… 主持人:补充国内媒体的不足。 李洪宽:没错。因为当时国内上网的网友都要按时间花钱,所以不太可能上网去看《人民日报》、新华社那些消息。因为那些消息在中国的传统媒体到处都是,铺天盖地。从心里来讲他当然希望看一些海外的、比较公正的、报道中国情况的消息。当时《大参考》编辑部的同仁就觉得,我们可以把有关的消息专门收集起来,通过电子邮件发过去。实际上从一开始,中国政府就把海外的中文网站,包括新闻、评论,还有民运的人权的全部都封锁掉了。当然现在它又采取了新的措施,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弹。实际上中共控制网上信息从一开始就是在做的,从来也没有停顿过。 主持人:为什么改成《小参考》了呢?这个改动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李洪宽:当时有些考虑。《小参考》是在1998年的三月份创刊的,《大参考》大概是在1998年10月底停刊了,这中间有半年的交叉,就是既出《大参考》、又出《小参考》。当然一方面觉得工作负担比较重,内部协调有一些问题;还有一个考虑:当时上海有一个网友,叫林海,中国政府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把他抓起来了。抓起来了控告他颠覆国家政权。其实上海公安局抓他之后没有任何证据,只不过在他没收的电脑里面发现了三万个Email地址,然后上海市国安局为了向上面请功,说:我们抓到了《大参考》的人员了。其实它没有证据证明林海给我们提供了三万个地址。 而中国根本是一个不讲司法公正的地方,上海的司法系统胡搞,非要控告林海提供这三万个Email地址给《大参考》,捏造了一个罪名,最后把他判了两年徒刑。(后来在国际压力下提前半年出狱。--编者) 当时这个事情对我们震动非常大,大家内部有争议,就是说我们只不过是传播一些消息,就是因为这么一个朴实的愿望,做了一些工作,中国政府就把一个无辜的林海抓起来判刑,把他的生意全部都破坏掉,并且林海的太太也失去了很好的工作。这完全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 这样的事,我们没法面对,我们自己很痛苦。后来我们发现,在林海的正式审判书当中有二十八次提到《大参考》。大家觉得《大参考》这个名字是不是不吉利啊,大家开个会决定不用了。当时我印象当中有个编辑说,《大参考》正出到五十三期,而在中国历史上八十年前的时候,陈独秀在出版《新青年》的时候,大概是出到第五十四期就停刊了,我们觉得我们不应该超过《新青年》,大家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编《小参考》。 主持人:那《小参考》和《大参考》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李洪宽:《大参考》当时是基本上是周刊,国内的有一些朋友有意见,说:一个周刊,好多新闻都过时了。你就最好传播一些共产党封锁的消息,就侧重新闻。不要登那些长篇大论了,我们在国内生活,谁不知道共产党的罪恶啊。这话给我印象很深。所以后来这《小参考》基本上一半到三分之二的篇幅用来介绍海外的关于中国的新闻。我们的选择文章标准就是中国官方媒体不允许报道的那些消息。 主持人:刚才你已经提到在创办《大参考》和向《小参考》转型的过程中,主要的编辑人员都是一些留学生,那么在中共审判了林海以后,给你们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是不是你们每个人的心态和自我定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么你自己在这种变化中又是怎么调整的呢? 李洪宽:这个问题问得好!回答是,没有大的变化。我们觉得虽然林海很无辜,受到这么大的政治迫害,但是如果我们停刊的话,那不就等于是中国政府的这种杀鸡儆猴的政治迫害达到效果,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还是应该一直坚持下去,一定要坚持办。许多国内的支持者也来信鼓励,投稿送地址,就是希望我们坚持下去。因为当时面对的西方媒体也对这个事情非常关注,有一百多家海外大媒体追踪报道这事。所以当时我们推出了发言人。本来在林海事件之前大家都是匿名的,任何人、包括我本人都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奉献。就是说,大家没有人为了争这个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考虑到自己在国内的家人、或者是旅行的方便,一定要保持匿名。所以林海案件之后,我们只推出两三个人来作为对媒体的应付。 主持人:那么你自己公开以后,是不是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呢? 李洪宽:我是《大参考》、《小参考》公开的全职工作人员,当然不能说这个工作是我一个人做的,实际上有十多个人在做这个工作。大家都有固定的本职工作、都有别的事情。我们能撑下去,因为这个东西本身需要的经费并不多。如果这个活要花钱去雇人来做的话,这需要很多的钱。但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无私的奉献。 主持人:那么现在《小参考》的读者就你所知,已经到达多少了? 李洪宽:现在的读者应该是在几十万到一百万之间,我们每天发送差不多是在这个数。 主持人:那么《小参考》在编辑过程中又是怎么甑别信息和新闻的真实性呢? 李洪宽:我们一般来讲,每天发三万字,大约二十到三十条新闻和评论,大部分新闻都是取自非常有信誉的外电报道、或是某个著名的报刊,如果是中文的我们直接引用,如果是英文的我们会找人翻译一下。因为《小参考》的定位是报道敏感的新闻,有的时候就是太敏感的新闻,大的新闻机构还不敢登的时候,或是它没办法核实的时候,我们也会选择登,但这个时候,我们会明确标出来,这是传闻,或者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核实的,只是供大家参考而已。但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少,因为我们还是在努力办成一个专业的、非常负责任的媒体。 主持人:多数编辑出于现实的考虑,不愿意公开,那么你站出来以后,自己也是不是面临这种困境:一方面要把这种工作做好,另一方面又要兼顾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比较重视家庭和亲情的这种观念,在现实中又怎么去做好这种平衡呢? 李洪宽:当然这是一个确实很伤感情的事,我个人在这方面只好暂时作些牺牲,起码在现在这个中共政权、现在这个状态之下,我是不敢回国的。我回国它肯定会把我抓起来,也可能我就在中国悄然失踪了。他们也可能给我随便安一个什么嫖娼罪呀,随便它安一个刑事罪就把我抓起来,送劳动教养。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我当然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头上。我对我的家人也觉得很内疚。不过,我的家人确实不知道我干这个。 很可惜啊,我们都已经进入新的世纪了,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我们这个国家还没有走上一个起码的人道精神立国的状态。作为十三亿中国人当中的普通一员,我觉得非常的悲哀。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光靠我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的,需要更多人站出来,争取自己的权利。这种基本的人道的待遇,应该要靠大家来、一起来向中国政府去争取。 主持人:那你自己对前景乐观吗? 李洪宽:我觉得应该乐观,因为大家对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认识还是很清楚的。我还没听到谁说中国不应该实行新闻自由的呢。另外,我们大小参考在美国的媒体、政府、一些人权团体,还有非政府机构,甚至是一些普通的美国人那里,受到了非常多的支持。他们起码在道义上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觉得这是用和平的方式,来传播一种不同的声音。这恰恰是中国人民最需要的,就是通过和平的方式、通过新的科学技术来传播自由的理念,这得到了全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和认同。 主持人:在新闻自由度比较高的美国,出版一份电子新闻杂志也许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象这种在全世界发达国家通用的新闻原则,在给广大中国读者享有不可剥夺的知的权利,其作用于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感谢您的收听。朋友们,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