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香港政治危机 ─ 中南海权力较量诡谲难测
 
【人民报消息】台湾大纪元时报近日刊登李华球的文章《香港政治危机 ─ 北京的两难抉择与角力战场》。文章写道:

近期香港先后发生「七一大游行」、「七九立法会前大集会」、「七一三万人民主集会」,迫使港府将引起重大争议的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延后二读程序,而北京更派出大批官员赴香港了解情况。香港特首董建华于七月十九日赴北京述职,虽获得高层的安抚与力挺,看来香港的政治危机稍见缓和,而北京高层的较劲,正在形成当中。

行政会议改组在即

香港自由党主席田北俊,于七月六日晚上,宣布立刻辞去行政会议成员职务,此举使得董建华在立法会的优势马上瓦解,因而,迫使港府宣布押后23条立法二读程序。此外,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和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两名核心官员,亦于七月十六日晚上先后宣布辞职,这对董建华的行政会议更是雪上加霜。

由此看来,董建华的行政会议,的确是面临改组的压力,苦撑下去将更不利。然而,因为没有北京的授意,港府也不敢擅自决定。不过,笔者认为此时,将是考虑调整行政会议成员的适当时机;亦是重塑港府形象的关键时刻,北京和港府应该不能再推迟了。

董建华去留的两难

众所周知,香港人向来对政治不感兴趣,很少因为政治事件而走上街头。这一次民众走上街头,主要是对港府强硬推行23条立法及其施政的不满,争取直接民权。而民众的表态,将使得董建华的政治生命,岌岌可危。

然而北京为了面子问题,短时间应该还不会更换董特首。因为,董建华是北京指派的行政首长,如果此时更换董建华,将会使北京(江泽民)的「面子」罩不住,然而北京又担心董建华的治理能力和港人的不满。因此,董建华的去留,的确是让北京伤透脑筋。此外,目前一时之间还很难找到适任的人选,所以只好「以拖待变」,等事件平息之后,再重新计议。

北京「一国两制」破功

香港「一国两制」的模式,向来是中共用来对国外宣传,和对台湾的一种垂范作用,如今看来,「一国两制」似乎已经破功了。六年来香港的节节衰退,就是最好的明证。尤其「七一」以来的大游行与大集会,以及港府高官的辞职,更说明了,「一国两制」中「五十年不变」的保证,已经清楚的暴露出质变的现象,这对北京来说是很大的打击。

港人反扑「国安条例」的声浪,惊醒了「港人治港」的美梦,如今,「一国两制」已经不攻自破了,香港的「垂范」,已让台湾人民看破手脚,「一国两制」的市场,在台湾应该是不会有商机的。不过,中共始终不愿意承认「一国两制」已经破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香港的前途,并不乐观,港人的自由、民主、人权,还有待努力争取!

「胡、江」角力战场

北京对董建华的力挺,除了是要守住「一国两制」的不破罩门之外,江泽民的因素,应该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为,董建华的背后老板就是江泽民,北京当然不能也不敢让董建华下台。况且「胡、温体制」目前尚难挑战江泽民的「幕后权力」,是以,未来香港政治危机事件,有可能是「胡、江」角力的另一战场,中南海的权力斗争,看来会持续发酵,短时间还不会停止,后续的发展值得密切观察。

香港这次政治危机,看来最终仍需由北京领导出面安抚、处理,方能善后。董建华的去留与「一国两制」的提早破局,将是北京在抗SARS之后,再一次的两难抉择,而中南海的权力较劲,正像茶壶里的风暴,诡谲难测。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8/25/2765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