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科學證實「情人眼裏」的確「出西施」 (圖)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徐竹思報導) 熱戀中的男女和溺愛的母親可能會感受到「愛是盲目的」,科學家日前證明這一古老的格言果然絲毫不爽,他們發現當我們接近所愛的人時,大腦就會決定降低對他性格特徵的評判需求,於是乎情人眼中出西施。此外,研究還發現造物主規定人類的愛情要專一和父母愛應無條件。

*愛必然使人盲目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的《神經成像》(Neuroimage)上發表研究:愛的感覺會抑制大腦中與對他人進行批判性社會評價和消極情緒有關的活動,而且無論是浪漫的愛情還是母愛對大腦產生的影響是相同的。

研究人員讓志願者看情人、好朋友和熟人的照片,並對他們的大腦進行了掃瞄;另一組實驗是關於22位母親在看自己嬰兒和熟識的他人之子照片時的腦部活動,研究人員發現母親在看自己嬰兒與愛情作用下的大腦活動模式非常相似。

兩項研究都記錄了大腦「回報機制」部份活躍性增強,這些區域受到刺激時會產生愉悅的感覺,食物、飲料、毒品、甚至金錢利潤都會刺激這些區域。但更令人驚訝的是,腦子某些區域被抑制了,這包括對他人進行批判性社會評價和侵略、恐懼及計劃等消極情緒的產生處,這恐怕正是愛產生的原因。

換句話說,愛神之雙刃箭一方面讓人心曠神怡,另一方面堅決不給影響愛的「搗蛋鬼」,如懷疑與挑剔等,以一席之地。如此這般,不由你不閉上雙眼乖乖就犯。愛的確可使人盲目(至少暫時如此)。

*愛情專一 母愛無價

進一步比較發現,父母之愛與浪漫愛情又有些許差別,引人注意的是母親大腦中識別面孔的部份更活躍,研究人員推測,這是由於母親必須跟上和讀懂孩子嬰、幼兒期面部特點的迅速改變;而我們的戀人卻被造物主認爲是不應那麼迅速地改變的,一夫一妻在神經學上有了依據。

另外一「偉大」發現是,愛情的腦子在被命名爲「理論思考」的部份似乎更加活躍。「理論思考」區使我們對他人察言觀色並做出反應,因此我們在知道自己也被所愛的人愛着時,會感到心慰。而母愛的「理論思考」遲鈍意味着,父母並不會因得不到孩子的愛就停止對他們的愛,相反,父母對子女偉大的愛是無條件、無所求的。

科學家現在是找到了愛的「爲甚麼」,但卻並沒有完全揭開愛的神祕面紗。因爲他們對「爲甚麼」的爲甚麼還是不得而知,那就是爲甚麼在茫茫人海中只有他或她才能觸動你的神經?又是甚麼牽起了血濃於水的父母親情?其實,還有一句古老的格言給出過這些問題的答案:「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不知科學傢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揭開「緣份」的面紗……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6/18/3153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