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瑞典记者北京发现奇异「哭墙」
 
茉莉
 
【人民报消息】年轻的记者托比扬-佩特松是瑞典《每日新闻报》派驻北京记者,他在北京发现一处奇异的「哭墙」。

通常人们所说的「哭墙」,是指耶路撒冷的一处古迹,据说那里曾是一处金碧辉煌的神殿,被所罗门烧毁,幸好有六位天使坐在墙下哭泣,这面长达28米的石灰石墙得以保存。后来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怀念过去的荣光与民族的苦难历史,常常会抚墙而泣,低声祈祷,故此墙被称为「哭墙」。

而被瑞典记者称之为「中国的哭墙」(Kinasklagomur)的地方,是指北京信访办门前的人行道。那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访者,风尘仆仆、忍饥挨冻地守候著,希望北京官方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在他们本地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冤假错案之类。

这是令瑞典记者大开眼界的地方。来自一个特别崇尚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国家,瑞典记者普遍以捍卫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己任,只要公民有一点利益受损,例如本国的低收入者看不起昂贵的牙医,这种消息经常是瑞典媒体大幅报道的头版新闻。

于是,驻北京的瑞典记者的眼睛,发现了一群许多体面的北京人视而不见的上访人群。佩特松这样开始他的报道:「农民刘尊民(LiuZunming的音译)和他的表兄弟寨光华(ZaiGuanghua的音译)坐火车坐了76个小时,然后在北京中心站过夜,现在坐在信访部门的人行道边,等待里面有人会出来聆听他们的诉说。」

这两个贫苦的人说,他们之所以到这里来,是因为村里的领导不遵守法律,夺走了刘尊民家的土地。他们没有办法,只好到北京来告状。

「根据信访部门负责人的说法,去年统计的上访人数,增加了三分之一,有百分之八十的案件由当地解决。这些案件大都与官员腐败、警察虐待、以及经济、土地纠纷有关。」

瑞典记者观察到,信访部门负责人说的是一回事,但现实却是另外一回事,例如刘尊民和他的表亲,就没有任何人理睬他们。这对农村来的表兄弟听其他上访者说,北京的信访部门往往推卸责任,只是把案件退回到地方机构了事。

瑞典记者写到,由于中共最近召开大会,警察截访了大约三万人(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去年有将近70万的上访者)。目击者说,警察气势汹汹地冲进上访者临时搭起的简易住房,毁坏私人物品,把上访者强行抓进警察的大货车送回原籍,并殴打那些抗拒者。

来自北欧的记者,一般都有严谨的新闻道德,因此,佩特松在这篇有关中国上访者的消息中,并不发表个人的看法,他只是客观地写道:这对来自偏僻新疆的表兄弟,用积攒了半年的钱,购买了价值400元人民币的车票--这笔钱对他们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穿越半个中国来到北京。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最近的大会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上访是他们求得公道的唯一途径。

同情和怜悯,尽在客观的描述之中。对于我这个旅居瑞典的中国人,这个报道带来了一阵强烈的震动。想想那么多露宿街头、孤苦无助的上访者,那么多告状告了几年、几十年,问题和冤屈仍然得不到伸张的人,真是欲哭无泪。

我不知道普通瑞典读者如何看「中国的哭墙」,又如何看那个造成大量社会不公、还禁止人们在「哭墙」旁申诉的政府。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9/26/3266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