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民國時期,享譽京劇界的四大名旦是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他們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旦角藝術流派。 梅蘭芳爲四大名旦之首,擅長青衣,兼演刀馬旦。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長;颱風優美,扮相極佳;嗓音圓潤,唱腔婉轉嫵媚,創造了爲數衆多、姿態各異的古代婦女的典型形象,世稱「梅派」。代表作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等。程硯秋曾師從於梅蘭芳,他根據自己的嗓音特點,創造出一種幽咽婉轉、起伏跌宕、若斷若續、節奏多變的唱腔,世稱「程派」。程硯秋擅長演悲劇,代表作有《鴛鴦冢》、《英臺抗婚》、《竇娥冤》等。 尚小云初習武生,後改正旦,兼演刀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寬亮,唱腔以剛勁著稱,世稱「尚派」。代表作有《二進宮》、《祭塔》、《昭君出塞》、《梁紅玉》等。 荀慧生多扮演花旦、刀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戲旦角藝術之長,熔京劇花旦的表演於一爐,世稱「荀派」。他擅長扮演天真、活潑、溫柔一類婦女角色,以演《金玉奴》、《紅樓二尤》、《釵頭鳳》、《荀灌娘》等劇著名。 中共建政後,四大名旦暫時爲中共重用,梅蘭芳先後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中國京劇院院長等,程硯秋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荀慧生任北京市戲曲研究所所長、河北省梆子劇院院長等,而尚小云則擔任陝西省京劇院院長。 1958年,程硯秋因心臟病突發離世,終年55歲;1961年,梅蘭芳也因心臟病去世。與這兩位沒有遭遇文革的名旦相比,荀慧生和尚小云的命運要悽慘的多。 1966年文革爆發後,京劇《海瑞罷官》率先受到批判,扮演海瑞的一南一北兩位演員周信芳、馬連良,也最先捱整,並最終都死於非命。由於傳統京劇被看成都是爲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樹碑立傳,因此傳統京劇皆被批判,京劇名伶自然也逃不過此劫。雖然梅蘭芳早逝,但紀念他的郵票還是因爲其身份而受到牽連,被打成了「修正主義大毒草」,遭到嚴厲批判。該套郵票不但禁止發行使用,而且就連與其有關的設計資料、設計原稿及印樣等也全部銷燬無存。此時的京劇也早已轉向了要表現工農兵形象的舞臺形式。在江青的領導下,八億人民只剩八臺戲,即所謂的 「八大樣板戲」。 而活着的兩大名旦則被活活折磨死。1966年8月23日,荀慧生被押往北京孔廟,與老舍、蕭軍等作家一起被罰跪着焚燒戲服,並受鞭笞。當他被釋放回家的時候,脊背上血跡斑斑,襯衣已經被打得破爛不堪,與血痂粘在一起,揭下來都十分困難。此時,對他而言,揪鬥和毒打是家常便飯。其後,他被解往京郊的沙河農場,從事重體力體力勞動。1968年12月下旬的一天,荀慧生實在支撐不住,倒臥在冰天雪地中,無人理會「達4小時之久」。12月26日,荀慧生氣絕,終年68歲。 與荀慧生相比,尚小云的命運也沒有好到哪裏。文革爆發後,他連連挨鬥,並被打成「資產階級反動藝術權威。據《尚小云與榮春社》記載,「有一次,他被4個人揪往四肢,像扔件東西一樣地扔上大卡車遊街示衆。回來時又被人一腳從車上踢下來。他一人每天要用小車清除八棟樓的垃圾。」這個時期,尚家被查封,只帶出三口人的碗筷,每月領得總共36塊人民幣,可謂是度日如年。而挨鬥是家常便飯。據說,挨鬥時,因爲造反派知道他功夫好,就讓他站到三張壘起的桌子上,胸前掛一張沉甸甸的大牌子。 由於在西安捱了鬥,抄了家,尚小云便一心想回北京,可卻有家歸不得,因爲房子被別人佔着。1974年,他回北京治療眼疾,只得住在親戚家。之後尚小云雙目失明,1976年4月19日因心臟病發作去世,終年76歲。只有家人和一個跟隨了他多年的祕書送他走完了最後一程,真可謂「獨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萬遭」。 文革期間殞命的京劇大師、名角除了二大名旦和四大鬚生外,還有徐碧雲、黃玉麟、言慧珠、楊畹農、裘盛戎、蓋叫天、白玉昆、楊寶忠,等等。 一長串的名字足以讓人痛心疾首,可惜迄今我們甚少看到將這些大師、名角迫害致死的迫害者的懺悔,一個根本的原因是執掌政權的中共根本不願面對這段歷史。也許,當中共垮臺的那一天,中國人才可以真正反思曾經沉痛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