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习马会的这两个细节 朱立伦没看懂(图)
 
黎梓
 
2015年11月14日发表
 
习马会过后,国民党主席、国民党台湾大选候选人朱立伦跑到美国去探讨两岸问题。

【人民报消息】11月12日,《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新闻,里面透露了一些习马会不为人知的细节,其中两个细节最值得人回味,一个是习近平与马英九出场时没有通报,另一个是两场记者会组织方都没有提供翻译。 2015年11月7日下午,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自1949年以后,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习马会」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岛屿大厅举行。各路摄影记者抢占好位置后,就开始休息,等候会议开始。 让所有人吃惊的是,习马会竟然不按牌理出牌,既没有主持人,也没有通报信号,在下午2时59分时,习近平系红色领带从右侧静悄悄进入,马英九系蓝色领带从左侧静悄悄进入,…… 现场有记者随便一抬头:哎呀,妈呀!怎么就……进来啦?超过600名记者几秒钟之后才清醒过来。于是闪光灯立即闪成一片。 据《南方周末》报道,习近平和马英九的手,握在一起长达81秒,应摄影记者要求,面向左侧和面向右侧供媒体拍照,随后两人挥手25秒。在记者会被问及握手感受时,马英九形容:「心情很好,而且我们都握的很用力。」 报道说,在两场记者会中,有一位日本记者发现,即便有那么多外国记者参加,但组织方没有提供翻译。这位日本记者不禁对一位台湾媒体同行说:这是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活动。 各个媒体都有各种评论和报导。但我感觉,《南方周末》报导中的这两个细节最清楚、最明白、最直接的交代了什么是「血浓于水的同胞兄弟」。 兄弟见面还需要主持人吗?笑死人。 这是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活动,不需要让外人听明白、看明白,自家兄弟明白就好。 对于当天与习近平的会谈,马英九在记者会上表示,「与习先生会谈的气氛很融洽、非常正面,习先生讨论问题非常务实、坦率。」 可惜,11月7日下午习马会的最重要细节,日本记者都看明白了,国民党主席、国民党台湾大选候选人朱立伦却没看懂。 六天之后,朱立伦居然跑去美国,与华盛顿的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与美国专家举行座谈,讨论自家兄弟之间需要弥合的问题。并且用政客的语气说,台湾、中国大陆与美国「其中任何一方的误判,将可能严重损害美中台三边脆弱的利益平衡。」 同胞兄弟之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怎么成了与外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据BBC中文网11月13日的报导,朱立伦周五(11月13日)早上抵达布鲁金斯学会,与美国专家会谈。会议由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前美国在台协会(AIT)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 III)主持。 根据BBC中文网掌握消息,参与会谈的还包括现任AIT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资深顾问葛来仪(Bonnie Glas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卜道维(David Brown)等人。 在开幕致辞中,朱立伦说,台湾、中国大陆与美国「其中任何一方的误判,将可能严重损害美中台三边脆弱的利益平衡。」 朱立伦提出他的两岸政策轮廓,包括: 1、台湾需要持续现行的政策架构,与中国大陆继续和解,才能够维持现状。 2、台湾必须加强对中国大陆的了解,在每次接触中,评估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意图。 3、与美国密切合作,但台湾必须避免让美国陷入不必要的台海纷争中。 4、台湾人民必须成为负责人的利害攸关者,必须负责的、严肃的思考国家安全问题。 5、台湾必须更加开放其贸易体制,使企业在大陆、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 朱立伦的两岸政策很政客味儿、铜锈味儿,唯独没有亲情味儿。 报导说,在参加座谈会之前,朱立伦与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麦艾文(Evan Medeiros)共进早餐。麦艾文现任「欧亚集团」亚洲执行主任,也参与了朱立伦在布鲁金斯的座谈。 民进党主席、民进党台湾大选候选人蔡英文6月访问美国时也曾与麦艾文会面,当时麦艾文在白宫任职,是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 报导说,与坚持「台独」的蔡英文会面「是麦艾文离任前的最后重要会晤之一」。这说明了什么?!如果美国真的坚持两岸「一个中国」的原则,白宫官员是不会与「台独」的领袖会面的。 习马会后,国民党主席、国民党台湾大选候选人朱立伦也跑去美国,还提出他的什么两岸政策轮廓,说什么不要「损害美中台三边脆弱的利益平衡」。 习近平在10月7日的致辞中说的再明白不过了:「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朱立伦听完习近平的这番话之后跑去美国,跟美国人商议如何对付自己血浓于水的同胞兄弟。有没有搞错啊? 其实,人想怎么折腾那是人的事,最后的安排人说了不算。民选的领导人,越顺天而行,台湾越红火;越逆天而行、阻挡天意,遭殃的是整个台湾。△ (人民报首发)

 
分享:
 
人气:107,878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