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村民用古老植樹法 40年使沙漠變森林(圖)
 
農民Sawadogo用一種傳承幾個世紀的植樹方法,使位於撒哈拉沙漠邊的家鄉從寸草不生的荒漠變成鳥語花香的綠洲。

【人民報消息】40年間,西非內陸國家布基納法索一位村民Yacouba Sawadogo用一種傳承幾個世紀的植樹方法,使位於撒哈拉沙漠邊的家鄉從寸草不生的荒漠變成鳥語花香的綠洲。 上世紀70、80年代,橫穿非洲西部和中北部地區的撒哈拉沙漠邊緣薩赫勒(Sahel)地區遭遇嚴重乾旱。農民Sawadogo的家鄉,位於薩赫勒附近西非的布基納法索(Burkina Faso)Yatenga省的村莊受到波及,村莊周圍沒有了樹,農作物枯死,牲畜也無法生存。Sawadogo的鄰居們不得已紛紛放棄他們的農場。但是Sawadogo沒有離開。 他開始在家附近用幾百年傳承下來的方法植樹,即雨季前在土壤中挖出樹坑,撒上種子,填入營養土,並覆蓋保溼,以利於植物發芽。 Sawadogo還進一步改進了該方法,他把坑挖得更深,並且在周圍建上土塊垛,以引導雨水流向埋種子的地方。 就這樣,他在40年間用這種方法在他們村莊旁種出40公頃(相當於56個標準足球場)的綠洲。 長着相思樹、黃果沙巴等六十餘種樹木、灌木和草藥的綠洲鬱鬱蔥蔥,花果飄香,吸引了很多鳥兒前來。 Sawadogo對路透社記者說:「今天你看到的這片森林曾是一個沙漠,連一棵樹的影子都沒有。」 「如果沒有樹木且土地得不到維護,那將是一場災難。」 「樹讓生活變得更好,可以提供蔭涼、長出果實,給人和動物都帶來益處。」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資料,Sawadogo的植樹方法,在下雨時會收集更多水並流向埋種子的坑,從而使作物出產量提高了100%至150%。 按照《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雜誌2018年的一項研究,在過去30年間,西非國家採用這種類似植樹的水土保持方法,已使當地的地下水位、樹木覆蓋率和生物多樣性獲得改善,並提高了糧食安全。 七十多歲的Sawadogo被譽爲「阻止沙漠的人」,他說自己還會繼續植樹,並把種樹技術傳給後代和他人。(李怡雯編譯)△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10/9/7332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