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乱世守心法 仁义值千金(图)
 
人生在世,钱财不及仁义,但是能时时坚守仁义确非易事。

【人民报消息】《增广贤文》中有两句:「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人生在世,钱财不及仁义,但是能时时坚守仁义确非易事。 宋末元初,大学问家许衡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不食无主之梨的故事广为人知。许衡严守礼义,一生以维护儒家学说、承传民族美德为己任,着有《鲁斋遗书》传世。 家贫苦学 微言大义 许衡,字仲平,号鲁斋,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老师说:「为考试中举。」 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暗暗称奇。每次老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微言大义。 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我当不了他的老师。」于是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能够留住。 就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曾经跟随一个算卦的人到他家去,见那人家里有《书》(疏义,对经的注释),于是请求住在他家,用手抄好后才回家。后来逃到徂徕山,才得到易王辅嗣说的《易经》。 甲寅年,元世祖为亲王时,任命许衡为京兆提学,在关中办理学校。后来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之职。他曾向元世祖建议:为政必须遵循先王之道,必须讲义理,因为道理是事物的「所以然」和「所当然」;不可违背传统的美德。 仁义守礼 泰然自若 当时正在兵荒马乱之中,许衡日夜思考背诵,身体力行去实践,一言一行必要合乎礼仪,然后才行动。 许衡曾经在夏天经过河阳,口渴极了,路边有梨树,大家争着摘梨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却去拿,这是不对的。」 别人说:「世道这么乱,这些梨早没有主人了。」 许衡说:「梨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后来迁移到山东,留在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开始追随他。许衡在魏州三年,听说战乱将要平息,于是又回到怀州。凡是婚丧娶嫁,他必定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 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的学生。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 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把自己的雪斋让许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许衡的小孩由此经过,不看一下就离开,可见许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一个下雪天,有位学生冒着大风雪前来求教。许衡见他冻得发抖,把自己身上的棉袄脱给他穿,关切地问道:「为何只穿单衣出门?」 对方讲:「家母患病,我当掉棉衣换药了。」许衡立即取出两贯铜钱,送给他以赎回棉衣。对方知道他并不富足,推辞不要。 许衡说:「我助你克服眼前困难,并不影响到我的生计。况且古人讲得好:『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我历来认为收入能满足基本生活即可,多余财钱应济困助人,这比留下钱来自己享受更有意义。」△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8/19/7477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2/8/19)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