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图)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更是天理神意的果报原则和定律。

【人民报消息】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确是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更是天理神意的果报原则和定律。 高凤翰刻瓢 助失明乞丐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晚年又号南阜老人,当时的世人及后人多尊称他为高西园。他是清朝康乾盛世时的一位杰出艺术家,博学多才,能诗善画,尤其擅长山水、花卉,同时也很擅长篆刻,当时的书画大家郑板桥的许多印章就出自于他手。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颗惜贫怜苦、济困扶危的善心。 高凤翰一日外出时,偶遇一个失明的乞丐,他见乞丐衣衫褴褛,手捧着讨饭瓢向路人乞讨,非常孤苦可怜。 高凤翰心生怜悯,很想帮这个乞丐做点什么。当时他身无分文,一时不知如何相帮是好。当他看见乞丐手里拿着的讨饭瓢很好看时,马上有了主意。 于是,高凤翰将乞丐领到自己家中,好好款待他一顿饭。乞丐吃完饭后,高凤翰就将这个要饭瓢洗涤干净,并在上面篆刻了一段话,揭示出失明讨饭人的凄苦处境:「黑地昏天,前路茫茫,着脚难奔天涯,叫不出一碗王孙饭。」乞丐千恩万谢,告别而去。 当时的高凤翰已很有名气,名人轶事往往都很受人们的关注。高凤翰为失明乞丐题词刻字的故事好像长了翅膀一般,被人们传得越来越广,越来越神奇,人们都想一睹这个讨饭瓢为快。 再加上这句话语句风雅,笔法刀功秀劲,因此这个失明的乞丐捧着这个讨饭瓢,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争相请他吃饭,只求能欣赏一番高凤翰的亲手大作。从此,这个乞丐到处都能得到善待温饱。乞丐去世时,好心人也靠把此瓢卖掉而替他筹到安葬费。 种善因 结善果 乞丐去世后不久的一天夜里,高凤翰做了一个神奇的梦,他梦见乞丐进了他的家门,郑重其事地说道:「我此来只有一个目的,特来报答恩公为我题词刻字之恩,使我晚年免受饥寒交迫之苦。」 说来也真就这般神奇,恰好那天夜里高家的仆妇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高凤翰悟到这个孩子就是那个乞丐转世,因此给他起名瓢儿。这个瓢儿长大也当了高家的仆人,伺候高凤翰非常尽心,其用心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仆人。 高凤翰晚年得病瘫痪在床,走动都要人搀扶,这个瓢儿就尽心竭力地伺候高凤翰,早晚形影不离的照顾、无微不至的关怀,很令人感动。瓢儿还经常搀扶着高凤翰出去漫步散心,两人可以说是恩同父子,情如骨肉。(参考资料:《秋灯丛话》)△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9/16/7490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2/9/16)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