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11月6日发表
人气:8,109 分享:
|
|
美国大选观战指南:结果何时出?选后又如何? |
|
【人民报消息】波澜起伏的2024美国选举季将在周二(11月5日)大选日当天进入最高潮。美国民众在大选日带著各自的忧虑和愿景走向投票站,将自己的声音投入对国家未来的抉择中。预计将有超过1.6亿美国选民在11月5日当天投票。
据美国之音报导,这场大选的结果注定是历史性的。如果民主党候选人、副总统哈里斯(Kamala Harris)获胜,美国将迎来史上首位女性总统。如果共和党候选人、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获胜,他将成为自前总统克利夫兰(Grover Cleveland)以来首位非连任重返白宫的总统。克利夫兰在1884年和1892年两次当选总统。
2024年的美国大选不仅将决定美国的新一任总统,也将对眼下动荡不安的全球局势产生深远影响。正与美国全面竞争的中国、深陷侵乌战争的俄罗斯、依赖美国军援的乌克兰、面临中东全面战争风险的以色列以及美国其他欧洲、亚太盟友们和仇敌们,都在紧密观望著美国选情的风吹草动。
不过,美国大选不仅仅是大选日当天的投票,而是一个多阶段、复杂而严谨的过程。加之今年异常胶著的选情,有关不当投票行为和俄罗斯干涉选举的指控,以及投票后法律战的可能性,今年的大选结果可能在几天甚至几周后才能揭晓。
美国之音综合大选日及选举后的关键事项,为你梳理美国大选的流程及看点,体会美国社会在这四年一度关键时刻的民主脉动——
大选日流程
美国大选日是11月的第一个周二。选民们在投票站排队完成投票,一些提前投票和邮寄投票的选票也会在当天进行处理。
各州的投票站关闭时间不一,从美国东部时间晚上6点至午夜不等,具体时间根据各州法律而定。
但因各州计票速度不同,加之邮寄选票的数量庞大,选举结果不一定能在当晚揭晓。比如,宾夕法尼亚州和威斯康星州的州法都规定在大选日当天才可以处理邮寄选票,因此计票过程将相对缓慢。
在投票站关闭后,主要新闻媒体在计票过程中会根据已统计的数据和出口民调提前预测某州的胜者,但这仅为预判而非最终结果。
出口民调(Exit Poll)或票站调查是指在选举日投票结束后,由调查机构在投票站外对刚投完票的选民进行的问卷调查,用于了解他们的投票倾向。出口民调快速收集选民的投票选择和原因,以便在选票正式统计完成之前,帮助媒体和分析机构预测选举结果。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关键摇摆州的选举官员们正敦促美国人保持耐心,因为各州计票速度因法律不同而有所差异。民调显示今年选战异常激烈,选情越紧张,最终结果的公布可能所需时间就越长。计票速度还受邮寄选票的法律限制和投票站排长队的影响。当天排队的选民,即使在投票站关闭时仍然允许投票。海外和军队选票以及临时选票(对选民资格存在疑问的选票也需单独核查和统计)可能在选举日后才到达,这些票可能会影响结果,特别是在选情胶著的情况下。
7大关键摇摆州和投票站关闭时间(美国东部时间)
今年的关键摇摆州包括:宾夕法尼亚州、亚利桑那州、佐治亚州、密歇根州、内华达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威斯康星州。这些州共计93张选举人票,若某位候选人在大多数摇摆州获胜,便能接近胜利的门槛。
佐治亚州:7点
北卡罗来纳州:7点半
宾夕法尼亚州和密歇根州的东部时间区域:8点
亚利桑那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的中部时间区域:9点
内华达州:10点
关于提前投票
在选举日之前,美国选民可以选择提前投票或邮寄投票。提前投票分为两种形式:亲自提前投票和邮寄投票。随著今年的选举气氛升温,大批选民选择在投票日之前完成投票,以确保自己的选票被计入。
提前投票的普及也带来了不同州在计票速度上的差异。例如,北卡罗来纳州要求邮寄选票在选举日当日寄达,因而现场计票速度较快。而宾夕法尼亚州和威斯康星州因法律限制,必须在选举日当天才开始处理邮寄选票,整体统计较为缓慢。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的邮寄投票数量大幅增加,预计计票时间将延迟至选举日后数日。
如何定胜负?
美国的总统选举并非选民「一人一票」直接投票选出总统的直选制度,而是通过「选举人团」制度间接选出总统。美国每个州根据人口比例配有一定数量的选举人票,总数为538张。候选人需要至少获得270张选举人票才能赢得总统选举。
美国实行「赢者通吃」制度,也就是在绝大多数州,获胜的候选人可以获得该州全部的选举人票。比如,若候选人在加州以微弱优势领先,他将获得该州的全部54张选举人票。传统上,美国大多数州对共和党或民主党的候选人有非常明确的偏好,而且这种偏好很少发生变化,也正因此,美国许多州有「蓝州」「红州」之称。比如,近几十年中,民主党候选人稳拿「蓝州」加利福尼亚州的所有选举人票,共和党候选人稳拿「红州」德克萨斯州的40张选举人票。
这也使得选民党派倾向不定的「摇摆州」成为总统大选中的关键因素,它们的选票往往决定最后结果。
何时知道结果?大选日之后的一些关键日期
以2020年大选为例,美国主要媒体用了4天时间才宣布拜登胜选。在胜选结果宣布后,川普阵营指控选举舞弊,并在多个摇摆州提出诉讼,要求重新计票,持续了数周之久。
一些川普的支持者在正式结果宣布后仍拒绝信任选举过程的公正性,最终于2021年1月6日冲击国会大厦,试图阻止国会正式确认拜登的胜利。
此外,2000年的大选也异常激烈,围绕关键州佛罗里达州的计票争议僵持了一个月,最终由最高法院裁定小布什获胜,大选结果才尘埃落定。
以下是今年总统大选结果出炉的大致时间线——
选举日(2024年11月5日)
各州的选民在这一天完成投票,投票站关闭后开始计票。尽管媒体会基于初步结果和出口民调进行预测,但正式结果通常不会立即确认。
非正式结果发布(预计是选后数日内)
各州在投票日后的几天内陆续发布非正式计票结果,媒体根据这些结果预测胜者。大选年选情紧张或计票延迟时,非正式结果可能需要多天才能明确。
法律挑战和重新计票(11月中旬-12月初)
如果选情接近,可能会触发法律挑战或重新计票。某些州在候选人得票差距小于0.5%时自动启动重新计票,这可能延迟结果确认。
任何一方都可以对计票结果提出法律质疑,诉讼可能在联邦和州法院之间进行。
州长认证总统选举结果并提交选举人名单的截止日期(12月11日)
美国国会通过的《2022年选举计票改革和总统过渡改进法案》(Electoral Count Reform and Presidential Transi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22)规定了这一新的截止日期。此日期代替了此前1887年版本《选举计票法》中的「安全港截止日期」(Safe Harbor Deadline)——也即要求各州在选举人团成员亲自开会前的六天内解决这些争议并确定其选举人。
选举人团投票(2024年12月17日)
各州选举人在各州的州议会大厦投票,将普选票转化为选举人票,选出总统和副总统。各州的选举人根据该州的普选结果来投票,通常是胜者全得,即在该州赢得多数选票的候选人将获得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
选举人团投票结果递交给副总统(12月25日)
联邦法律要求各州在12月的第四个星期三之前将认证的选举人团结果递交给副总统哈里斯(副总统也是参议院议长)及其他相关方;在2024年,这一日期为12月25日。
国会计票,最终认证大选结果(2025年1月6日)
选举人团投票结果递交至国会。根据美国宪法,参众两院在1月6日举行联席会议,由副总统主持,正式清点并认证选举人票,宣布当选总统。第119届国会的成员将在宣誓就职三天后,依据《2022年选举计票改革和总统过渡改进法案》统计选举人团的选票。
修订后的法律明确规定,副总统在计票过程中仅作为参议院议长公布结果。
总统就职典礼(2025年1月20日)
当选总统在这一天正式宣誓就职,成为新一届美国总统。
「次日危机」?
本次选举中,选民可能会面临两种「次日危机」。
如果哈里斯胜出,可能面临川普阵营法律诉讼和信息战。共和党籍的选民组织「选举诚信网络」(Election Integrity Network)和「真票组织」(True the Vote)已开始活动,准备对选票合法性发起挑战。也有自由派人士担忧,保守派平台和马斯克(Elon Musk)等支持川普的人物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可能使部分民众质疑选举的公正性。
如果川普胜出,可能会在自由派占主导的大城市引发广泛的抗议活动。他的批评者担心他可能实施激进政策,包括赦免2021年国会冲击案的涉案人员,并可能打击被认为「背叛」他的官员。川普曾在竞选期间表示,他将在「上任首日」动用《叛乱法案》,授权在美国国内部署联邦军队,打击「犯罪」。此外,他可能解雇现任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Jack Smith)和其他对其有过指控的官员,并对其反对者展开刑事调查。
不过,与2020年相比,今年的选举法律更加健全。《2022年选举计票改革和总统过渡改进法案》限制州议会提交「替代选举人团」的权利,从而增强了选举的安全性。
替代选举人团的概念主要出现在选举结果争议较大的情况下,即某一政党或团体在州选举结果被质疑时提出一组不同的选举人团,声称他们代表该州的「真实」选举人票。
2022的这部选举改革法案加强了对替代选举人团的限制,明确了州长必须认证选举人票,只有州政府认证的选举人团才会被国会接受。这意味著,未经州官方认证的「替代选举人团」将无法合法影响选举结果。
副总统角色的明确:法案明确规定,副总统在国会联席会议上仅担任仪式性主持角色,无权更改选举结果。
选举人票认证程序的修订:法案提高了国会议员对选举人票提出异议的门槛,要求至少五分之一的众议员和参议员共同提出异议,才能对某州的选举结果进行质疑。
总统过渡程序的改进:法案确保在选举结果不明确的情况下,过渡资源能够及时提供给「明显成功的候选人」
美联社报道称,「这次选举是国会冲击案以来举行的首次选举,将是一次检验国会制定的新制度和保障措施是否能够确保美国总统和平移交的长期传统的机会。」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6/86298.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4/11/6) |
-
习近平被削权后疑遭党内军内羞辱 (65,440次) 2024/10/16
-
习近平军权易手 张又侠再添新证 (63,924次) 2024/10/23
-
李升蔡降 习近平再度高调反改革(图) (62,947次) 2024/10/30
-
张又侠突访越南 信号异常 (62,572次) 2024/10/25
-
习赴福建蔡奇罕见未陪同 信号强烈 (62,140次) 2024/10/17
-
「一尊」特权消失 帝制失败(图) (62,140次) 2024/11/5
-
习军权被削落后会遭什么危险吗 (59,319次) 2024/10/20
-
习反扑 政治局会议高调反腐 四中全会落空 (59,182次) 2024/10/29
-
办案不力 北京副市长高朋落马(图) (57,285次) 2024/10/22
-
习近平不甘失权备战翻盘? (56,650次) 2024/10/21
-
蔡奇吹捧党魁也在降调 (56,205次) 2024/11/4
-
朱镕基王岐山露面 丁薛祥柔性站队 (55,815次) 2024/11/3
-
习近平参观六尺巷 忧权力不稳处境不妙 (55,526次) 2024/10/18
-
中共党魁到访安徽 是恐吓火箭军还是表达「退意」 (53,204次) 2024/10/20
-
要革了共党的命?各地纷纷再现白纸革命 (53,023次) 2024/10/23
-
何衞东指令被忽视 各军种表态证谁是军中老大 (52,177次) 2024/11/3
-
多个正国级被翦「党羽」,中共官场不断翻旧帐 (51,714次) 2024/10/25
-
党魁湖北调研蔡奇再缺席 官媒报导现诡异 (51,477次) 2024/11/6
-
范长龙张又侠皆曾访问越南 官媒报导有不同 (50,665次) 2024/10/28
-
拼经济还是拼台海? 习近平释放矛盾信号 (47,582次) 2024/10/17
-
中共前司法部长唐一军涉贪被捕 被指家风不正 (46,252次) 2024/10/18
-
小说:红朝毁灭记(4)接班人遇刺(图) (41,182次) 2024/10/23
-
小说:红朝毁灭记(1)江泽民上位(图) (38,119次) 2024/10/17
-
习权力危机加剧 被逼退迹象又增新例(图) (37,421次) 2024/10/27
-
中南海诡异信号连发 习近平失势迹象逐渐清晰化 (35,653次) 2024/10/19
-
小说:红朝毁灭记(2)炮轰总书记 (35,378次) 2024/10/18
-
小说:红朝毁灭记(3)王立军化妆出逃(图) (34,726次) 2024/10/21
-
最新卖国罪行 中共割让9万平方里土地给印度(图) (34,619次) 2024/10/29
-
小说:红朝毁灭记(6)变态的酷刑 (34,498次) 2024/10/31
-
人类的出路(一)人类已经危险了 (34,016次) 2024/10/16
-
人类的出路(三)究竟为什么 (33,862次) 2024/10/21
-
人类的出路(二)做人的标准 (33,834次) 2024/10/17
-
刺激了个寂寞 地方政府企业欠款超12万亿! (33,823次) 2024/10/27
-
小说:红朝毁灭记(5)令狐无间道(图) (33,495次) 2024/10/27
-
塞尔维亚在与俄罗斯拉开距离 普京有苦难言 (33,449次) 2024/10/2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