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4月30日发表
人气:25,315 分享:
|
|
布林肯访华,美「极端竞争」策略颇见成效(图) |
|
孙韵--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共同主任,中国项目主任,布鲁金斯客座研究员
|
|
 图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资料照。 (Jacquelyn Marti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
【人民报消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之行结束了。对于他访问的结果众说不一,有的媒体强调他的中国之行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且重大分歧依旧,因此美中关系仍然一如既往深入恶化。相对积极一些的评论将他的中国之行定义为美中「保持接触但难掩分歧」。
从中共官方媒体的评论中,基本可以看出中方对美国对华政策仍然相当不满,但是对布林肯此次中国之旅基本持积极肯定态度。这不仅是因为访问期间达成的五项最新美中共识包括了加强交流、推进合作的具体行动,更是因为中方所强调的「中美美中关系的第一颗纽扣」,也就是美方要对中方形成正确的战略认知问题在此次行程中受到了中方领导人的多次强调和阐述。在中方看来,这是中方给美方划红线、立规矩的具体表现。
寄望访问扭转双边关系不现实
美中关系行至今日,指望通过某一次行程就彻底扭转双边关系的根本方向很明显是不现实的,也是缺乏逻辑的。美中双方的国家利益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双方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从战略层面上,大国竞争的格局日益深化扩展,这一基本趋势在拜登总统治下得到了延续和加强。
美中双边关系自去年以来的企稳回暖更多是战术上和具体问题方向上的调整,远未涉及到双方重新设计和定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大战略。2024年之所以会看到此类调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此前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前半期美中关系的急剧恶化累积了多种风险,而双方都认识到双边关系脱轨走向冲突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基本利益。第二,美中双方在目前都有国内和国际更高的优先事项需要关注。中国急需解决国内问题、恢复经济发展,因此至少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而美国不仅今年有国内的总统大选,俄乌、以哈两场战争也使得美国在对外政策上无暇再应对第三场危机。
近几年来,美国的战略界曾经就「中国经济登顶论」产生过一些讨论和辩论。中国经济是否已经登顶只有未来才能证明,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的政策和塑造的外部环境,但是中国经济本身在疫情以来遭受的影响和增速放缓有目共睹,是不争的事实。
美中分歧难化解
随著中国经济遭受到的挫折,美国在大国竞争中的信心在不断恢复。一者,事实证明美国的「极端竞争」策略颇见成效,不论是供应链转移出中国还是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封锁,美国保持自身技术优势、限制中国扩张的策略是有效果的。这些对于中国来说被北京视为是在「无理打压中国正当发展权利」,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大国竞争总体框架之下限制中国的发展潜力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应有之意。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不可能达成共识。
二者,在拜登政府治下,美国在加强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应对中国挑战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从美日韩三边关系、到美英澳潜艇协议、乃至四方架构、印太地区经济框架、甚至北约的印太战略,美国在全球北方即发达国家中打造价值体系同盟中斩获颇丰,在中国和发达经济体之间政治经济关系中埋下了不少障碍和伏笔。当然中国在巩固在全球南方影响力方面比美国高瞻远瞩、发展迅速。但是很多发达经济体留下的空间和需求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弥补的。
在美国看来,「从有利地位出发」应对中国无疑在目前这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自从去年11月旧金山峰会以来,中国在南海和台海没有针对美军继续采取不安全、不专业的军事行动,同11月之前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中方固然认为这是因为美方的军事行动也减缓了烈度,但是大洋彼岸的另一方对此则有不同解释。
在这一背景之下,如何看待布林肯访华之旅也许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布林肯所关注的中俄贸易、尤其是国防工业合作问题,以及中东危机中国对伊朗使用影响力的问题,都不是最近新提出的焦点。对比一年、甚至半年以前,美方之前的核心关系——例如两军交流、禁毒合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随著美方的重点议题一一得到关注乃至部分解决,华府当然会提出新的问题进一步要求中国改变行为。这不仅是塑造中方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华大国竞争的基本内容。欧洲正是美中竞争的焦点地区之一,关注中俄国防工业合作能够有效地影响欧洲对中国的政策。
突发事件可能触发紧张升级
华府当然知道中方不可能因为华府提出了中俄、中伊关系问题就立即改变政策。在今天的时局下,美中之间的任何问题都要经过反复纠缠、软磨硬泡、讨价还价才能够取得些许进展。首先私下通报、进而公开羞辱、再而谴责制裁,政策路径基本明晰,虽不见得能够取得所有政策目标,但是确能取得一些成效。至少从目前的美中攻防来看,中方处于守势。
即便是在美中寻求稳定共存的今天,突发性事件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台湾就任总统赖清德520就职演说在即,美中在中菲仁爱礁问题上的博弈仍然如火如荼,随著下一轮菲律宾运送补给,此焦点问题仍然存在升级可能性。两个大国之间寻求稳定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对话当然是积极的,但是期待此类对话能够扭转双边关系的基本方向仍然为时过早。战术接触和战略调整互为因果,但是美中这样的大船想要扭转方向,如果没有内部的重大战略调整而仅靠双边互动,则需要通过几轮、十几轮、甚至几十轮的积极互动才能取得一些效果。如此看来,布林肯访华之行可以说是成功的。 △(转自美国之音)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30/82480.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4/4/30) |
-
重磅:传江泽民儿子和孙子都被习近平抓捕 (223,191次) 2024/4/26
-
蔡奇以中央办公厅名义发《通知》 习近平大怒? (196,360次) 2024/4/13
-
习四进重庆带来魔咒 新倒楣蛋儿将是谁? (180,927次) 2024/4/26
-
中共内部消息:习近平欲在三中全会上追责江泽民 (179,668次) 2024/4/11
-
秘闻!习以亡国之君待马 马迫切献「降书」(图/视频) (178,361次) 2024/4/18
-
中国知名学者爆料:危机不断 中共国没救了(图/视频) (172,387次) 2024/4/22
-
越反腐越腐败 习近平靠它能保安全吗?(多图/视频) (169,819次) 2024/4/30
-
中共三骗美国 美连环还击 布林肯下最后通牒 (167,757次) 2024/4/27
-
在劫难逃!中共情报头子深夜接一电话后自杀 (161,408次) 2024/4/30
-
千古第一贪是他!一代权臣和坤逊色多了(多图) (158,395次) 2024/4/11
-
数据说话!“美国衰退”的惊人真相 (154,221次) 2024/4/10
-
「上边让敛钱就敛钱」这样的村官很懂党的规矩(图/视频) (149,953次) 2024/4/24
-
中国金融界大降薪?专家:房地产业毁灭前兆(图) (148,950次) 2024/4/16
-
中央七人有野心 习忽发现被「两面人」包围 (142,691次) 2024/4/28
-
三中7月举行 中南海风雨飘摇 习面临极端危险 (142,195次) 2024/5/1
-
李强与内阁关系现异常 中共极权内部混乱已开始 (141,961次) 2024/4/10
-
瞠目结舌 江青在钓鱼台行宫的奢靡生活(图) (139,351次) 2024/4/29
-
习布会鸡同鸭讲 中美对抗决定性时刻到来 (137,946次) 2024/4/27
-
恒大案延烧中共高层 财新网爆前司法部长涉案 (137,731次) 2024/4/12
-
外商写密函给胡春华 疑意外触碰中共内斗 (137,414次) 2024/4/11
-
中共第一个世界冠军为什么自杀?(图) (136,716次) 2024/4/13
-
许家印咬出众多金主 中共金融银行系统高层人心惶惶(图) (135,519次) 2024/4/17
-
赵乐际为什么会为对唐一军的前老板刘枫有求必应 (130,881次) 2024/4/9
-
袁洁和陈国瑛被官宣除名,调查火箭军进入尾声?(图) (130,245次) 2024/4/16
-
预测习近平攻台盘算!国安部认证了她的分析?(图) (113,836次) 2024/4/25
-
袁红冰:当年目睹法轮功和平上访感到振奋(图) (109,692次) 2024/4/25
-
最新报告:中共镇压「新黑五类」 残酷「株连」家人 (105,222次) 2024/4/16
-
西藏学生抗议封校遭武警镇压 二十多人死亡 (97,047次) 2024/4/12
-
为何刘德华当选中共影协副主席立即厄运当头?(多图) (94,632次) 2024/4/30
-
因言获罪 河南一男子冒险逃离中国 吁自由国家收留 (93,600次) 2024/4/17
-
记者无疆界呼吁中共还张展自由(图) (92,292次) 2024/4/15
-
中俄边境疑发生核泄漏 网友怒骂官媒集体噤声(多图) (85,967次) 2024/4/10
-
为何“特斯拉”与“苹果”变得如此惨 (78,281次) 2024/4/25
-
山西车祸惨烈 全网消音 事故责任方背景炸裂(图) (78,096次) 2024/5/1
-
中国大妈揭中共医保黑幕 视频热传(图/视频) (76,875次) 2024/4/1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