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9月5日發表
人氣:8,966 分享:
|
|
「潤」的新選擇:對中國新移民而言,日本或比美國更具吸引力(圖) |
|
 日本因為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成為中國富裕家庭首先考慮的移民國家。(視頻截圖) |
【人民報消息】據美聯社報道,中國的新一代移民潮不僅數量可觀,目的地也更加多元。雖然許多人仍前往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移居日本、墨西哥。
據美國之音報導,選擇日本的中國移民通常富裕或受過高等教育。相較於美國,他們認為日本的吸引力更大,因為地理位置接近,擁有宜居環境和豐富文化。此外,日本的移民政策有利於高技能專業人士,也不像一些西方國家對移民有強烈的抵制情緒。
這些來自中國的投資人、企業家、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在日本購買房產,尋找發展機會。
根據官方數據,2023年居住在日本的3百多萬外國人中,中國人是數量最多的新移民,達82.2萬人。這一數字遠高於前一年的76.2萬。
2022年,中國政府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促使許多年輕人和最富有的公民離開中國,甚至有詞匯專門形容此現象:「潤學」(runxue)。這個詞借用了英文單詞「run」,用於形容逃往那些更安全繁榮的地方。
東京大學客座研究員賈葭在一場講座裡討論關於台灣和民主的話題—這是中國國內的禁忌議題。
「台灣今天的民主是經歷斗爭和流血實現的,這點毋庸置疑,」賈葭說道。
賈葭最初打算移民美國,但中國新冠疫情爆發後,他急於離開,而美國簽證申請卻卡在審批過程中,於是他轉而選擇日本。
「在美國,非法移民問題尤其具有爭議性。當我來到日本,我有些驚訝,他們的移民政策比我想象的寬松,」賈葭告訴美聯社。「我發現日本比美國更好。」
如今,美國的移民政策愈加嚴格。過去一年,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在美墨邊境被捕,中國學生在入關時被盤問,雙邊關系緊張加劇了對間諜活動的懷疑。美國一些州出台了限制中國公民購置房產的法律。
2022年移居日本的中國人權律師李金星認為,中國新移民潮和一個世紀前的情況類似,當時中國革命家孫中山等知識分子移居日本,以了解國家如何迅速實現現代化。
李金星說:「我們一方面希望從歷史中找到啟發和方向,另方面也希望觀察民主法治國家如何運作,包括經濟和政府領域。」
對於李金星和賈葭這樣的知識分子而言,相較於中國愈加壓制的統治,日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間。對富裕的投資者和商人來說,日本有其他優勢:財產保護。
投資移民公司Henley & Partners的報告稱,去年有近1.4萬名百萬富翁離開中國,數量居世界之首,日本是他們的熱門目的地。
美國羅文大學(Rowan University)的亞洲研究教授愛德華·王(Q. Edward Wang)說,保障私有財產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石,而中國缺少這一要素。「如果你只是去日本保全既有財富,那你一定會過得很愉快。」
日元貶值也使在日本購買房產和其他當地資產變得更加劃算。
隨著中共對科技行業進行整頓,許多互聯網企業家也選擇離開中國,例如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到東京大學任教。
「在日本生活很好,」曾在字節跳動(TikTok的母公司)工作的工程師郭宇(音譯)說。他移居日本後創辦了一家社交媒體公司,並經營提供溫泉旅行服務的旅行社。
郭宇不太關心政治,他對日本冬季雪景和溫泉情有獨鐘。他在日本擁有多處房產,並且擁有多輛汽車,包括保時捷、奔馳、特斯拉和豐田。
日本的文化環境也吸引中國藝術人才移居。中國芭蕾舞演員杜海(音譯)在東京郊區的舞蹈室裡教授學生芭蕾動作,他展示了優雅的姿勢和旋轉技巧。
杜海之所以選擇日本,是因為這裡的芭蕾舞界非常蓬勃,擁有眾多專業舞團和優秀的舞者,但他一開始也曾擔憂關於日本人不友善的警告。
「這些擔憂並沒有變成現實。」杜海笑著說。現在,他甚至考慮歸化日本籍。
「我非常享受在日本的生活,」他說道。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9/5/84935.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更多文章導讀 |
|
|
 |
 |
 |
1. 傳北戴河元老責成習做檢討 達成8點共識
(108,722次)
2. 傳彭麗媛被趕出軍委考評小組 鐘紹軍辦公室被撤(圖)
( 88,751次)
3. 網傳習已不是一尊 中共恢復集體領導
( 84,930次)
4. 越共書記訪華 異常一個接一個 習近平怎麼了?(圖)
( 84,687次)
5. 李強露面再有異常(圖)
( 83,700次)
6. 正國級老同志提議恢復集體決策制度 習能聽嗎?(圖)
( 83,014次)
7. 捧鄧救習 習鄧政治混裝車能走多遠?
(81,238次)
8. 蘇林訪華 黨媒再現詭異(圖)
( 78,876次)
9. 神隱逾兩周後習近平發文 釋何信號(圖)
( 75,157次)
10. 中共前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受賄案開庭 贓款逾八億(圖)
( 69,030次)
11. 當局繼續清算河北官場 近期又有官員落馬
(68,792次)
12. 蔡奇不陪習見非洲來賓等再透異常(圖)
( 67,702次)
13. 中共加大金融「反貪」 證券業權貴紛落馬
(66,493次)
14. 不得了!中學生反內卷聯盟觸動中共高壓線(圖)
( 65,339次)
15. 海外華人:清算共產黨罪行是全人類的責任(多圖)
( 61,994次)
16. 不畏中共滲透威脅 朱虞夫歡迎會爆滿(多圖)
( 59,541次)
17. 青島路虎女惹怒全國退伍軍人衝向青島(圖/視頻)
( 57,471次)
18. 習指明方向新成果:開啟「無錨印鈔」人民幣變廢紙(圖)
( 54,726次)
19. 致癌物超標229倍!韓國檢測SHEIN和Temu商品結果嚇人(圖)
( 46,507次)
20. 中國經濟成長引擎僅剩出口還沒拋錨(圖)
( 43,849次)
21. 葫蘆島死者上千災情慘烈 民眾斥官方掩蓋真相刁難救援(圖/視頻)
( 43,630次)
22. 沙利文訪華與「雙主席會見」 很蹊蹺?很反常?(圖)
( 42,262次)
23. 遼寧省水災死傷慘重 政府囤積賑災物質不救援(圖)
( 40,538次)
24. 賴清德一句話問倒了習近平(圖/視頻)
( 40,170次)
25. 羅勝春:丁家喜將再次獨自在牢房裏度過生日
(37,694次)
26. 為何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陷入了困境(圖)
( 37,420次)
27. 習給老鄧戴高帽揭示了一個公開的祕密(圖)
( 36,983次)
28. 人權律師余文生案開庭 王宇前往旁聽被帶走(圖)
( 36,488次)
29. 10年來857名臺灣人在中國被失蹤或任意逮捕
(36,402次)
30. 人權律師余文生料遭重判 知情人:主要原因是對外聯繫(圖)
( 35,956次)
31. 李嘉誠用腳投票 長江基建到倫敦二次上市(圖)
( 35,951次)
32. 強迫失蹤在中國:紀念日背後的無盡悲痛與抗爭(圖)
( 35,809次)
33. 紐約華裔專業人士:法西斯與受害者之間不存在立場中立(多圖)
( 35,438次)
34. 中共已徹底崩壞 我們正在等那個結果(多圖/視頻)
( 35,249次)
35. 習近平沒有中國心送非洲3千億 網民罵翻了!(多圖)
( 34,717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