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了!中共引爆稀土核彈 習近平掩蓋權力危機
古成
【人民報消息】2025年10月9日,中國商務部突然宣布實施史上最嚴的稀土出口管制,堪稱一顆「稀土核彈」,瞬間點燃了中美關系、地緣政治乃至全球供應鏈的緊張局勢。這不僅僅是一起貿易摩擦,更是北京高層在四中全會前夕進行權力博弈的表現:表面上是對美國強硬的地緣政治操作,背後卻隱藏著習近平為掩蓋權力鬥爭危機而拋出的政治煙霧彈。
稀土管制,中共祭出史上最嚴「卡脖子」行動
2025年10月9日上午9點,中國商務部官網悄然發布了一則重磅公告:《關於2025年第62號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此次管制覆蓋了稀土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上游的超硬材料、稀土設備,到中游的輔料原料、重稀土分離技術,再到下游的電池材料、人造石墨、複合材料,甚至包括境外含有中國成分的稀土物項和技術。管制標準前所未有——只要含有1%以上的中國成分,都將納入管制。這意味著,全球任何依賴中國稀土的企業,都將面臨供應鏈斷裂的風險。
過去,中國曾調整過稀土出口配額,但從未像這次一樣如此系統化、大規糢且具有針對性。中共以往僅僅是限量出口特定物項,而此次則是多重封鎖,包括技術、材料和設備,形成了一種「混合管制糢式」。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相關報告,中國掌控著全球約90%以上的稀土供應,重稀土的控制比例更接近100%。這一舉措無疑對美國的軍工、人工智能以及電動車產業形成了「核彈式」的打擊,歐洲和日本的科技戰略也因此遭遇全面阻礙。
10月9日的公告如同黑天鵝事件,席卷全球金融市場。當天,美股稀土ETF(REMX)暴跌2.8%,市值縮水約30億美元。美國最大稀土礦企MP Materials的股價崩盤12%。高科技板塊雪上加霜,高通股價下跌2%,英偉達股價閃崩1.5%。納斯達克指數收跌1.2%,創下9月以來的新低。
由戰術緩和到翻盤逆襲,美中關系暗藏殺機
值得註意的是,公告發布前一周的9月23日,美中高層還在聯合國大會上「握手言和」。李強代表北京向美方伸出了橄欖枝,表示中國支持多邊貿易改革,並沒有謀求WTO的新特權。此前,習近平在TikTok收購案上也採取了較為軟化的態度,美中雙方的談判框架也在9月進入關鍵階段。彭博社曾報道,中美雙方甚至討論過「稀土穩定供應」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這有可能促成2026年中美貿易額回升5%。川普也在大豆問題上充滿信心,準備在10月底的南韓APEC會議上與習近平討論。
當時,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美中關系進入了難得的「戰術緩和期」,川普也為自己的地緣政治成績單感到自豪。然而,北京卻在一夜之間反轉立場,仿佛在談判桌上,前一秒還在笑談風生,後一秒便翻臉掀桌。華爾街日報評論道:「這是北京的『阿喀琉斯之踵』反擊,美國措手不及。」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這是中美「脫鉤」升級的信號,美中對抗的局勢急速滑向危機與沖突的軌道。
川普對此憤怒至極,在真相社交平臺發文:「陰險!北京的敵意將讓美國工廠停擺,全球經濟雪上加霜!」他隨即採取了反制措施,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100%,並實施軟體禁用與波音飛機零件禁令。
實際上,中共習近平當局一直在按照「東升西降」的戰略願景布局對美關系。習近平的讓步實際上只是地緣政治上的權宜之計,升級對抗才是實質目的。
中共自9月以來對美祭出五大殺器
自9月以來,中共對美國祭出了五大「殺器」。9月下旬,中國網信辦下令禁止中國企業測試英偉達生產的RTX Pro 6000D晶片,並取消了數萬顆採購訂單,引發全球市場震蕩;10月1日,中共突發決定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並要求澳洲用人民幣結算鐵礦石貿易,目的是削弱美元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並打擊美國資本市場;10月10日,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對美國高通公司收購以色列Autotalks公司未依法披露細節進行反壟斷調查;10月11日,中國交通運輸部宣布,自10月14日起將對美國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接著,第五招便是全面實施稀土禁運。
事出反常必有妖,習近平掩蓋權力危機
從長遠來看,美中脫鉤似乎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雙方之間的波動往複也是常見現象。然而,此次稀土管制卻顯得尤為耐人尋味。這個時機過於敏感,似乎暗藏玄機。
10月9日上午8:30分,李強乘包機離開北京飛往平壤,與金正恩會晤。半個小時後,中國商務部發布稀土禁令,之後兩天,中共國務院部委又祭出大招,對高通收購案展開調查,對美國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
這一系列反制美國的命令表面是由國務院部委發出的,但實際上習近平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的,李強也不過是棋子而已,國務院部委更無實權發布。
10月9日當日,海外自媒體盛傳習近平日前突發腦溢血,前中共內蒙官員10月11日在其自媒體節目再次爆料,習近平突發腦中風是由一位中南海高層核心人物放的料,杜文又從國內多個不同渠道核實,得到的情況驚人一致,習近平的確已經神隱兩三天了。自媒體人唐靖遠也爆料,他從國內副國級情報圈得知習近平確實健康出現問題,腦中風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但另一方面,中共新華社連續兩天宣布習近平將參加13日的世界婦女峰會,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此次腦中風可能確有其事,但沒有達到致命程度,習近平有可能幾天內恢複健康從而參加婦女峰會。
為何習近平選擇在此時對美開炮?
或許最合理的解釋是,習近平此舉旨在掩蓋中南海內部的權力鬥爭,為最後的權力保衞戰增加砝碼。近期,關於習近平將在四中全會上全面失權的傳聞四起,許多不利於習近平的消息甚囂塵上。面對權力動蕩和健康危機,習近平選擇通過加劇對美對抗、升級戰狼外交以及重拾文革時期的鬥爭哲學,來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
回顧歷史,毛澤東為了保住政權曾發動北韓戰爭,鄧小平則通過對越自衞反擊戰重新奪回了軍權。如今,習近平或許也渴望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經濟「核戰」,通過國際上的硬碰硬來轉移國內外的關註,掩蓋權力真空,實現自我挽救。
或許,四中全會將成為中共內部權力鬥爭的爆發點,習近平是否下臺將成為全會的焦點。而稀土管制,顯然不是終結,而是中美脫鉤的一個新起點,更是習近平權力危機的又一觸發點。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