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中共打压公共论坛 人气书店垂死挣扎 |
| |
|
【人民报消息】四川一家颇具人气的独立书店日前“先关又开”的风波,凸显在中国举办公共活动的压力与日俱增,以及民众对公开辩论与文化活动空间日益萎缩的担忧。
据自由时报报导,曾举办过多场中外名人讲座的成都独立书店“有杏书店”,十月底宣布将因“不可抗力”因素,于十一月廿八日结束营业。由于中国各地此前已有多家书店关闭,文化活动与电影放映会也宣告取消,“有杏”关门被视为中国城市公共生活空间进一步紧缩之兆。有网友在“有杏”关门的发文下询问“为啥呢,活动一直不错”,书店老板张丰回道“这就是原因”,暗示“有杏”关门与举办公共议题讲座活动有关。另有网友直言,此事显示成都无法容忍“独立思考的精神”。
随著“有杏”关门消息在国内外引发关注,张丰在不到一周后的本月四日傍晚又发文宣布,“有杏”可以继续营业。根据张丰的说法,“有杏”起死回生是拜“有太多的人关注、关心书店,大家的爱,最终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影响”所赐。南早则称,“有杏”死而复生的整个决策过程,依然不明。
此事凸显中国文化界的一种常见模式:随著当局持续镇压公民社会,独立场所必须谨小慎微地在大众参与及官方压力之间,寻求平衡;官方施压的对象并非仅止于书店,还波及往往不知道哪些事情能被当局接受的独立电影活动,甚至LGBTQ或女性友善场所。“有杏”在传出被逼关门前,就曾数度被迫取消讲座,张丰还自曝被人告知,“有杏”错在“逐渐成为聚集地”。
纽约中国独立电影节 也遭骚扰停办
中国部分文化人被迫出走海外,例如新冠疫情前被迫关门的上海独立书店“季风书园”,去年九月在美国华府重新开张。然而,在海外举办活动依然无法摆脱中国政府的压力。原定本月八日至十五日在美国纽约登场的首届中国独立电影节IndieChina,负责人六日以参与者持续受到不明势力骚扰为由,宣布停办。△
|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10/92963.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