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如何被中國樓市坑殺的(圖)
點睛
 中國房地產從2021年9月前後開始下跌,至今各大城市跌幅都超過20%以上。(網絡截圖) |
【人民報消息】中國房地產從2021年9月前後開始下跌,至今各大城市跌幅都超過20%以上。而今年7月15日中共召開的「城市工作會議」定調,未來中國房市發展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不再像過去大拆大建,而是鎖定城市更新。
還是同一個坑。
一、只要有買賣,中共就賺錢
要樓市泡沫不斷加大的過程中,很多人積累了這樣的經驗:攢個首付,在縣城買個房子。等房價漲了,再賣掉,賺的錢,再作為首付,在市裡買個房子。房價又漲了,再賣掉,付首付在省城買個房子。每次都成功的賺到了錢,感覺身價越來越高。最後再賣了房子,總共200萬,作為首付,到南方去買個500萬的房子。
擊鼓傳花總有停的時候。樓市一下子崩了。富翁成了負翁。
這本身就是個坑。我們賣房賺的錢,是買家虧的錢。我們虧的錢,是買家賺的錢。就是一場賭博,於國家經濟沒有絲毫的正面作用。
四個人一桌打麻將。有人今天賺了,覺得很高興,增加了收入。明天可能虧了,但是別人賺了,賺的是他的錢。對於這四個人的整體來說,並沒有增加財富,只是錢在不同的人手上流動。
但是也有穩賺不賠的。誰?中共的各級官員。只要你買賣,就得交稅。誰嫌錢沒關係,誰虧錢不關心,有錢就行。房價越高,交的稅越多,水漲船高嘛。
二、只有做新房,才能賺大錢
中國的樓市政策還有一個根本的缺陷。
為了對比,先說另一個國家:加拿大。在這個國家,買賣房子過程中,政府收不了多少稅。但他們有房產稅,也叫地稅,同時,買下房子和土地後,這個土地就是私有的。無論戶主是誰,總會有一個人交稅,不是張三,就是李四。所以,開發一個小區,規劃好,自會有人買房,自會有人交稅,政府自然也能正常運作。
你可能想,這很正常啊,大家都是這樣的,沒什麼可奇怪的。但有一個地方不正常:中國。
在中國,你買房子的時候,大約有70%的錢都被政府(中共)收去了,這還不算開發商和中介掙的錢。也就是說,你買100萬的房子,那房子可能只值20多萬,中共一下子搶去多麼多錢。同時,土地還是國家(中共)的。
但有個好處,沒有房產稅。從此以後,這房子就不用再交稅了,你可以安枕無憂。
但是,有人不高興。誰?各級地方官員。
試想,前一個貪官賣了一大塊土地,私吞了很多錢,然後下馬了,或者高升了。又一個貪官上馬了,咋弄錢?沒有房產稅啊!於是,再賣另一塊土地。可百姓不一定買房子,開發商也不一定敢買地,得有配套措施:把縣政府或市政府搬到那個區,把好的學校搬到那個區,把重要的辦事機構搬到那個區。為了方便,或迫於無奈,百姓又得在新的區買房。這不就有錢了嘛。
所以我們就看到,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是這個套路,不斷地開發新的區。僅以貴州省的省城貴陽市為例,本來有兩個老城區,南明區和雲岩區。可那裡已經沒有多少地方可蓋房子了,於是開發了一個觀山湖區,而且把貴陽一中也搬到那裡去了,一些政府機構也搬過去了,撈了一筆,又沒了。再找哪裡呢?終於又找到一塊地方,開發一個貴安新區。
不是對貴陽有意見,全國都是這樣,只是拿貴陽舉個例子。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全國6億棟房子是怎麼來的呢?
但是在很多其它地方,土地是有限的,經不起這麼佔用。折騰得沒有出路了,於是在老房子上動心思:舊房改造。
舊房改造油水不多。貪官們終於想起來了:房產稅。於是,這唯一的好處也眼看著沒有了。
三、房產稅為什麼又遲遲不來?
開徵房產稅,通常自住房是不能收稅的,所以, 中國人數最多但最貧窮的這一撥人,他們剪不了羊毛。
房產稅通常是按比例收的,往往房子數量越多,房子價值越高,收的比例也越高。那麼,這房產稅都會收到哪些人頭上?他們不得強烈反對嗎?
幹什麼都得考慮能夠割韭菜,不能割到自己頭上。所以這房產稅的具體政策不想好,是絕不能實施的。
四、只要魚上鈎,生意就能做
現在又推出新的政策,開發「好房子」,也是一個邏輯。舊房子、老房子沒什麼油水,只能在新房子上下手。百姓又不願出手,怎麼辦?做「好房子」來誘惑唄,總會有魚上鈎。
讀者可能會問:中共內部也有很多有能力的人,這麼明顯的漏洞,他們為什麼不改呢?
在中共內部,還有幾個人真相信中共啊?有能力、有擔當的人都在被打壓,台上多是些爾虞我詐之輩,少數有志向的也是敢怒而不敢言。糊塗的人是撈一筆是一筆,一種末日心態。明白的人是偷偷地翻牆上網,退出中共保平安,再等著中共垮台。
所以,只要中共不垮,這就是一個死局。
(人民報首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