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41%!北京樓市洩洪式拋售 豪宅雪崩割肉
 
古成
【人民報消息】8月8日,北京樓市取消限購,新政落地滿月。新政大招不是傳說中的彎弓射大彫,而是現實版的一地野雞毛,二手房出現洩洪式拋售,四環房價進入2萬元時代,五環裸奔萬元,豪宅也雪崩。賣房者淚灑今秋,心碎不已,接盤俠慘遭暴擊,皆成炮灰。2025,「金九銀十」無懸念退場,北京樓市步入破銅爛鐵的垃圾時代。 房地產經濟曾經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影嚮中國經濟盛衰的地標式行業,二者互為關聯,同為進退。說白了,房地產不行了,中國經濟如同傷筋動骨,基本面就坍塌了,經濟萎縮也會反向暴打樓市,樓市鼻青臉腫難以修複。 中共經濟目前深陷嚴重通縮,房地產經濟如影隨形,奢談觸底。限購政策可以說是中國房地產經濟的預制墓志銘,它就是賣方市場聊以自慰、維持幻覺的心理防線,也是房價議價區的跌停板。限購一旦取消,掛牌量、網簽量、成交價,分分鐘啥都現了原形,護盤守位的最後一塊遮羞布秒變降維打擊的最後一根稻草。 直接用數據說話。2025年8月份,北京新房一共賣了3135套,比起7月份的2881套,多了254套,環比上漲了8.16%。看起來是亮點,是小高潮,政府的這一針雞血多少沒白打,是不是? 乍看是走起的數據經濟,再一看是走光的數據美學。我們看看2024年北京新房賣了多少套?答案是去年8月賣了5308套,今年直接少了2173套,同比暴跌40.93%。是不是殘酷噴血的腰斬? 骨感的還不只是這些,北京8月新房成交均價是5.99萬/平方米,比7月份的6.21萬/平方米,降了2200元,跌幅3.54%。 再看看二手房,打臉無商量。8月北京二手房網簽13331套,環比7月增加了4.28%,但同比2024年8月仍下降了7.19%。1.5萬套/月是市場「榮枯線」,8月北京二手樓市仍卡在榮枯線以下,也就說仍處在溺水掙紮期。 政府本以為取消限購,是修複市場的特效藥,樓市會迎來翻盤的大陽春,沒想到,開啓限購閘門,引發的是毫無預警的房市洩洪,業主們踩踏式拋售,截至9月1日,頭部中介鏈家前臺掛牌量已突破14.2萬套,而後臺總房源量預計已經超過16萬套。8個月時間,掛牌量增加了1萬多套,賣家們像是死刑犯終於逮著了集中營打開大門的黃金機遇,瘋狂逃生,樓市瞬間展現「以價換量」的末世虛華幻境,北京樓市萬元時代不是夢! 政府本想一腳油門讓樓市提速,量級是加速了,房價卻是倒檔,直接奔溝裡狂奔。安居客最新的二手房掛牌均價是4.32萬/平方米,相較於去年同期已經有超過16%的降幅。北京樓市的「晴雨表」——回龍觀的融澤嘉園,8月以來,房價跟瀑布似的往下砸。104平的大三居,6月還能賣520萬,到8月底直接幹到了385萬。兩個月,135萬沒了。一輩子搬磚的錢,瞬間蒸發了。 掛牌價是沖流量的美顏網紅照,美輪美奐,成交價就是談婚論嫁時的卸妝素顏,慘不忍睹。北京三環的馬家堡西裡成交價跌倒2.7萬,實現北京三環進入小3萬元時代,北京南四環清和園小區二居71.57平米房子,掛牌180萬,成交價151萬,跌入2萬元時代。北京五環邊某小區離二環僅11公裡,一套房僅幾十萬元就拿下,直接進入1萬元時代,價格一朝回到十年前。看來北京房價小蔥價也只爭朝夕了。 8月新政實施以來,綜合北京各區縣樓市,核心區的房價全面失守,跌跌不休。西城區、東城區、海澱區、朝陽區四大黃金區的房價7月份分別下降了6.02%、7.23%、1.5%、1.11%。西城區、東城區是一環二環的中央區,下跌的更厲害。 東城區景泰西裡西區有一居室的房子8月成交價287萬,同戶型2023年的成交價560萬,2年即腰斬。西城區房源較三四年前跌幅也達到了40%-50%。北京朝陽區亞運邨、望京家園黃金地段房價今年跌幅逼近50%。海澱區五道口房源價格直接打回2013年。 中共政策工具箱已經空無一物,龍頭中介為抓住窗口期沖量走量,推出一口價營銷策略,助威踩踏式拋售。5月底開始,鏈家連鎖大中介在北京各個城區篩選了一批所謂一口價房源,這些房子,價格往往會被壓到小區最低價、周邊所有小區最低價,批量掛牌,然後中價全力推廣這些砸盤價的房源搶占流量,業主為及時脫手房子,也只能忍痛割肉,一口價房源成交價比掛牌價還低,大中介就會再度以這個價格為基礎,繼續瘋狂PUA其他房源業主。整個市場的房價完全被房主恐怖情緒和中介砸盤營銷所左右,這種病毒式傳導掃蕩糢式,無人能扛,房地產出清與市場供求根本無關,完全讓位於價格脫軌。 牛馬相互踩踏還嫌不過癮,國字型大小的國資委也突發背刺。就在北京取消限購的前夕,北京市朝陽區國資委向市場集中出售晨光家園C區300餘套房源,均為毛坯新房出售。低樓層均價約5.5萬元/平方米,中間樓層均價約6萬元/平方米。業主們叫苦不迭,這不是政府在利用資訊差和政策權出老千嗎?有網友說2022年6月買的晨光家園C區房子,838萬,單價8.69萬,現在掛牌也得降價200多萬,平均一年蒸發70多萬,真是人生如白馬過隙,財富如幻滅泡影。 普通住宅墜入深淵,頂流豪宅也避坑無門。北京西城區金融街是北京核心區稀缺價值板塊,是北京最抗跌的樓市黃金地帶,但即便是這樣的頂級片區也架不住樓市的高強地震,近期,西城晶華153.73平米的三居,8月30日成交價2330萬元,同戶型三年前成交價3366萬元,降幅達31%。位於海澱的萬柳書院板塊也是京城數一數二的頂流豪宅片區,2025年9月剛成交三套房屋,分別是鋒尚國際的三居、萬泉新新的四居和兩居,成交價比去年同期分別降幅達到33%、25%、26%。也就是一年光景八九百萬不翼而飛了,這不是雁過留聲,這是雁過拔毛、雁過割肉。 縱觀三十年北京樓市,整場幾乎都是上升期,2009-2011年期間單月最高成交量高達4萬套,2013年單月最高成交量沖頂4.5萬套,2016-2017年單月最高成交量3.1萬套。這幾個時期,也是房價一路狂飆突進時期。但自2023年下半年至今,樓市斷崖式下跌,核心城區房價下跌幅度在20-30%左右,有的房源跌幅度50%甚至更高。原因有多種,常住人口減少,人口老年化是長期化因素之一,更為直接的是中國經濟下行的大環境沖擊,老百姓真的沒錢了,首都也難免俗,經濟寒冬已經開始凍到樓市標桿城市北京了,冷氣甚至散至北京核心區了。 中國樓市是中共經濟斷崖下跌的鏡像。如果說中共經濟是反市場的,那麼中共的樓市就是反人性的,買在泡沫鼎沸時,賣在無人問津處。敢問財富何處有,斷腸牛馬在天涯。天下苦共可謂久矣,苦樓市卻是剛剛開始。 (人民報首發)△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