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讯】(博讯09日消息)为期三天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拟于十月九日至十一日在北京召开,主要议题是讨论第十个五年计画。预计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国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西部开发具体方案、人事制度改革等都将成为重要话题。由于会议结果事关中共经济未来态势及权力结构走向,因此备受关注。 从九五看十五端倪 有关中共五中全会思路及目标,并非无迹可循。北戴河会议之后,中共中央曾经下发了所谓十二号文件,对当前经济情势做出评价:一、亚洲金融风暴对中国大陆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基本消除;二、国内市场自长期低迷后开始启动;三、财政状况首次出现大幅度好转,今年上半年中央财政税务收入增加人民币一千多亿;四、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亏损得到控制。而这几点即是为五中全会统一思想认识奠定基础。 除此,近来官方媒体也逐步披露了「九五」计画的完成情况,「十五」计画则是过往九个五年计画特别是「九五」计画的延续。官方统计显示,「九五」期间中国大陆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百分之八,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八兆六千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由世界第九位跃居第七位。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粮食储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外汇储备超过一千五百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至于以上抽象数字是否具有「水分」,有多少「水分」,遑论外界,即便是北京高层也未必清楚。然而中共当局在经济政策及台面上的努力,平心而论是有目共睹。例如「九五」时期,当局面对的情势相当复杂,先是通货膨胀,后是通货紧缩,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对出口、外资、金融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冲击甚巨,不得不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及至今年上半年经济发展出现重大转机,经济增长百分之八点二,社会需求回升,进出口增长,经济运行基本步入稳定。 问题在于:「十五」期间将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过程加快,利害并存,进一步改革开放绝非易事。是守成还是创新,从「十五」计画里应该可以看出端倪。 国企收缩引发论争 中共国务院总理朱 基从一九九八年下半年即开始主持制定颇具改革色彩的「十五」计画,这份全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画」,被最高层定性为「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是中共第三步战略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该计画除了对西部大开发、长江三峡建设、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进藏铁路、高速铁路等大型项目有所部署外,还将规定今后五年的经济增长保持在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八左右,以确保新世纪头十年GDP再翻一番的目标,以及国有企业进一步私有化。 最后一点特别引人注目。据在内部征求意见的「十五计画」建议草案表明,「十五」期间将允许政府出售各类企业的大部分股权。过去两年,有关国企私有化问题已经过不同层次的讨论,悬而未决,等待高层最后定夺。由于国企私有化涉及政府对国企的控制权,难免要在政治及意识形态层面辩论。谁是谁非,没有人仲裁,这也部分显示了中共政治的混沌现状,尽管大陆经济正朝向资本主义发展,但宪法仍规定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经济基石。 具体做法是通过向公众发行股票,逐步减少政府在大型企业中的股份。在此之前,即使某些国有企业已在大陆内地或海外上市,政府仍保留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企业股份。但新的计画规定政府只拥有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的企业股份,这将限制政府干预企业管理,有利于引进现代化管理系统。通过逐步降低政府拥有的国有公司股份,政府明年可收回大约一千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其他大型国有企业未来上市集资的金额,而当局可利用这些资金弥补财政严重不足,并且投资基础设施,尤其是开发西部地区。 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国有企业继续收缩的过程,由于关涉到所有制问题,五中全会肯定会就此引起激烈论争。事实上,这个问题已在党内争论多时,以朱 基为首的主流派认为国有企业要继续收缩,大幅减少参与竞争领域,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趋于合理。而保守派则认为这是在将社会主义拱手让给资本主义。他们并且以邓小平关于国有经济要占主体地位的论述为利器,批判朱 基的收缩战略。 人事制度改革也将是中共五中全会讨论中心,与国企私有化比较起来,这个问题显得更棘手也更敏感。在以党领政的中共现行体制中,重大决策推动与人事调整相辅相成,因为他们向来相信「人的因素第一」,而这两点又都需要在党内会议形成共识。五中全会尽管不会宣布重大的人事案,也一定会就未来建立各层级跨世纪领导班子达成原则,会议之后人事更迭将全面展开,中共政局也会有更清楚的走向。 精选干部箭在弦上 据知情者透露,在日前为五中全会做出筹备而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高层已就包括人事安排在内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并初步形成如下意见:一、人事体制改革要借鉴西方广泛采用的经验,在干部的录用、评价、轮换和监督等方面制度化;二、干部制度要有利于解决腐败和其它弊病,要创造条件,以利于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三、要求所有年轻干部的选拔都要公开,并实行考试制度及试用制度。再就是,努力发现与培养具有留学背景的青年干部,一般相信,那些曾经在西方接受过教育的干才会越来越比「太子党」、团派、「秘书帮」更获得晋升。 执行北京高层部署行政系统人事的是跟随江泽民多年、从去年起负责中共政体人事结构的中央组织部长曾庆红,他提出的政策原则即是「干部年轻化」。曾庆红从年初起就在重要的人事、组织场合不断宣扬高层执行干部年轻化政策的意义,要求掌管人事的组织部门负责人,要抓住机构改革和党政领导班子换届的机遇,把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选拔进入各级领导班子。 曾庆红大力推动的人事政策得到江泽民的首肯,江泽民曾于五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白宣示,中共能否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不衰,关键就要看是否能培养高素质的领导人才。他要求全党从「政治高度」认识培养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重大意义。 领导良窳攸关成败 许多迹象显示,这项政策在今年下半年加快了速度,例如中央组织部下调了干部离任的年限,厅局级干部由原来的六十岁调整为五十八岁,县处级由原来的五十八岁调整为五十五岁,科级干部必须在五十二岁离任。从低层著手往上逐步更迭,预料在五中全会后至今年底,将会完成省、部级的人事布局,明年则循序进入省级以上的人事变动,新的人事将在二十一世纪挑起未来中国大陆建设的担子。 江泽民入主中南海已经十一年,九月初他到美国参加联合国千禧年首脑会议时,流露出将在中共十六大逐步「乘风归去」的意愿,在他继续主政的今后两年内,能否建构好大陆未来发展的经济架构与人事布局,无疑关系著他的历史定位与评价,因此由他主导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中国大陆跨世纪的发展上,就显得非同寻常。 (http://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