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转世记忆58年历历在目 和尚说今生福报因果(图)
 
怀忍忍
 
缅甸和尚说前世今生的因果福报。

【人民报消息】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人生如梦,这梦能不能延续?索巴纳(Ven Sayadaw U Sobhana),1921年出生于缅甸明筵(Myingyan)地区的农村,15岁时出家,是个得有法号的僧人。他从两岁开始就一直对家人讲述自己的前生和转生过程。索巴纳的前世记忆长达58个年头历历在目,之后才慢慢有些淡化。他的前世今生虽然还不能够解清生命从何处来的根本问题,然而他清楚地说出了前世的自己死了之后,怎么转生到今生的家,也向人揭示他前生的梦,如何在这一生实现。 这一世索巴纳将转生时,他前世的妻子和今生的母亲都得到托梦。在前世他虔诚向佛、慷慨施舍,他认为因此积下了福分,使他今世得以如愿成为一名学者(学问僧)。1963年1月,当时索巴纳42岁,美国伊安.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轮回转生研究计划的助理开始联络他、访问他,并对他说的前世——孟波锡一生相关的陈述进行严谨的调查,并得到证实。 出生 1921年11月5日,上缅的明筵区塔农当村的钱撒先生和太太蕾肯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索巴纳。索巴纳的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后来还有一个弟弟在幼年时就夭折了。钱撒先生是个识字的农民,同时是个代理村长,在晚年时成为正式村长。 索巴纳从小就与众不同,当他会讲话时,就开始对父母和身边的兄弟姊妹讲自己的前世记忆,还有他从死后到转生到这个家的过程。他记得自己前世叫孟波锡,他也记得孟波锡的亲戚、朋友们和财产,甚至未收的旧债。他前世的家和这一世的家就在同一个村里,而且距离很近,只相隔七户人家的距离。 他经常回前世——孟波锡的家去探望,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前世的遗孀玛雪婷和两个孩子们仍然住在那里。索巴纳小时候就常到他们家去玩,这个前世的家对他来说是那么的熟悉,他有时也在那里过夜。玛雪婷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就是他前生的孩子。前世的他去世时太太玛雪婷怀着老二(女孩)。索巴纳呼唤那两个比他还大的孩子总是像父母一样慈爱。他也经常去拜访孟波锡的旧朋好友,他对孟波锡生前熟识的人直呼其名,不用尊称,就像是对待自己的老朋友一样。 以下是索巴纳对转生研究调查员陈述的一些前世记忆,并且得到相关的人证与物证,与长年追踪的证实。 前世今生的转生过程 索巴纳说:我在前世是一个土地勘测员,名叫孟波锡,妻子叫玛雪婷。我们育有一个儿子,我去世时他3岁。在我36岁那年,因为发高烧、呕吐和腹痛被送进医院。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是坐着敞蓬牛车去的。那时是雨季的末期,天还下着雨。我记得到医院后作了身体检查,医生说我需要动手术。那之后在医院里发生了什么事我就记不起来了。 然后,我发现自己孤身一人处在丛林中,感到悲伤、饥渴,又非常沮丧,那时我已经死了但我自己不知道。我穿着平常的衣服和凉鞋,留着长发,头上裹着一条毛巾。 我好像在丛林中游荡了两三个小时之久,这时我遇到一个穿白衣、白胡须的老人,他肩膀上披着一条白围巾。看见老人后,我感到所有的沮丧顿时消失了。他叫唤我的名字,告诉我必须跟他走。我跟着他大约走了一小时,回到了我们的村庄附近,进了村到了我家的屋前,门口有一段篱笆和一棵树。白衣老人让我在树下等着,他进屋去了。五分钟后他走出来对我说:「你得跟我去另一家。」 我们继续向西走。距我家七栋房左右的距离是村长的家,我们到了村长家门口,老人再次让我在屋前等着,约五分钟后他出来把我叫进去,对我说:「你得待在这里,我要回去了。」随后,白衣老人就消失了。 我看到屋里的人,但那以后的事情我又不知道了。等我再清醒过来恢复了意识后,就是索巴纳的这一世的我。 转生托梦 孟波锡死后,他的尸体从医院被搬走后就埋掉了。七天后,按照当地习俗许多和尚到他家受食诵经。当晚,孟波锡的妻子玛雪婷和索巴纳的母亲蕾肯都做了一个同样的梦。玛雪婷梦见一个穿白衣的老人来对她说:「我把妳的丈夫送到村长家里去了。」说完老人便消失了。 次日清晨,玛雪婷跑到村长家对村长妻子蕾肯讲了自己的梦。蕾肯告诉她,自己也梦到了一个白衣老人,老人来告诉她要把孟波锡作为她家里的人托付给她。然后老人走出去,把孟波锡带进屋里来,随后就消失了。 从那天以后,蕾肯就怀孕了,后来生下儿子索巴纳。孟波锡便转生成为村长的儿子索巴纳。 前生虔诚信佛与今生福分 索巴纳的前世记忆可以回溯到孟波锡十二、三岁的时候。他记得孟波锡读到七年级,接着再到另一所学校受了两年的土地勘测员培训。他记得那时在学校里学了英语,因为在干土地勘测工作时要讲英语、使用英语。受训后成为政府土地勘测员,每月的收入45缅元。在三十二、三岁时他结了婚。他还记得自己的婚礼、岳父的名字和长相、身材。 孟波锡虔诚信佛,年轻时在寺院当过三个月小沙弥,但并未成为正式的僧人。虽然他不经常打坐,但是敬佛的心很虔诚的人,每天供奉和尚食物,并对佛学研究饶有兴趣。在他去世的前一年,曾给寺院捐了1,000缅元,相当是两年的薪水都不花用才存得下来。那笔钱是用来买一部巴利文的「三藏」经典,供寺里的学问僧使用。孟波锡曾希望自己当一名有学问的学者,在转生后如愿以偿。 这一生的索巴纳十五岁时就在缅甸明筵的一座寺庙当小沙弥,后来成为正式的僧人,并且得了法师和禅师的称号。1959年,当时他39岁,缅甸佛法理事会派他到泰国寺庙去宣讲佛法,就长驻在泰国那空沙旺府的菩达拉玛法寺。 (参考数据:伊安.史蒂文森:《轮回类型的案件》,第四卷:泰国和缅甸的十二个案例。)△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1/26/7206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