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大雾跷蹊
 
【人民报消息】据中国气象局12月18日报导,在进入十二月份这短短的十几天里,北京就已经出现了八次大雾,为历史所罕见。12月9日开始的一次大雾天气不仅笼罩著北京城, 同时弥漫了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陕西中南部、湖北、山东以及南方的大部地区。今年雾天多而维持时间长。

这频繁的大雾并未让人们欣赏身至云雾缭绕之感, 反而带来了众多的不便。

大雾天气,使北京的空气质量急剧恶化。在五项主要污染物中,四项污染指数均超标,其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指数高达274,属于中度重污染的天气。12月3日北京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达五级。

今年入冬以来,大雾不断笼罩全国许多城市。巨大浓雾也紧锁了成都,并导致双流机场和多条高速公路关闭。气象专家称,此次浓雾为辐射雾,整个成都市区白茫茫的一片,有些地方能见度不足5米。

12月1日边城乌鲁木齐的漫天大雾使能见度仅为5米,当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重度污染。

12月1日至12月11日的11天中,由于大雾,仅河北省石家庄铁路分局管区就发生路外伤亡事故20余起,先后有15人悲惨葬身轮下,创下历史同期的最高纪录。

山城重庆11月13日遭受黑雾袭击,大雾夹着阵雨,阴暗白天恍如黑夜。

入冬以来,古城西安大雾连续不断。陕西省11─12月中旬因大雾造成交通事故上升15%以上。

大雾对交通影响很大,民航、公路、铁路因能见度差而停运;长时间的大雾天气使日照条件差,直接影响蔬菜作物的生长;大雾还会使城市输电线路形成“雾闪”而导致短路,受连日大雾的影响,大量污染物在静风、低气压的天气条件下无法迅速扩散,大量聚集悬浮在空中。

大雾天气往往伴有较强的空气污染,危害人体的健康;人们常说,“云是天上雾”,“雾是地上云”,云雾本是小水滴。但是,今天的城市雾水滴往往很少,而含有CO2、SO2、NO2的酸滴却异常多。低湿度、高酸性的酸雾,不露声色地破坏植物及建筑物,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导致数千人死亡的伦敦烟雾事件,就是酸雾导演的“世纪悲剧”;美国滨海城市洛杉矶的一次光化学雾,使400多人丧生,至今仍让人望雾兴叹!

雾是常见的天气之一, 可是这个月的大雾却反常。据历史同期气象资料显示,一般在寒冬季节的12月不应出现范围如此之广、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浓度如此之大的大雾天气,然而今年的北京天气却一反常态,据北京市气象台的历史记录分析,深秋和初冬季节才是北京大雾的多发期,历史上北京全年平均出现大雾的天数在十七至三十五天。但是今冬十二月头十几天如此频繁的大雾天气实为历史罕见。

据陕西省气象台历史资料显示,西安每年都会出现大雾,近20年来,只有1999年冬季出现雾日21天。而今年,12月中旬前就出现雾日达19天,与历史同期比较,雾日偏多30%。近日的雾,无论是浓度之大,还是持续时间之长,都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既是反常, 必有蹊跷。 国人讲“天人感应”。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六大的暄闹声之后, 大雾以历史罕见的频率持续笼罩了中国的首都,华北平原和南方大部分地区。 雾有不清, 朦胧之意,人说“雾锁人心”。这大雾是否在提醒人们这华丽暄闹的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东西, 是否在告诉人们迷人的表面挡住了你那渴望知道真相的目光。在大雾给正常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请您自省!

转自(正见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2/30/2451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