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人心所归 惟道与义(图)
 
只关心自身利益,毫不在意百姓福祉、民心民意,这不仅使国家产生巨大内耗,最终导致人民委而去之、众叛亲离的悲惨结局。图为明 仇英《蕉阴结夏图》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人民报消息】《二十四史》中收录许多集古人智慧的名句警言、道德理念,让我们能防患于未然,在生活中可以少走一些弯路,非常值得借鉴学习。一起来看以下的名句摘录。 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 译文:要修身,应先从心灵做起;要想要求别人,首先要求自己。 明朝时的杨翥,平日持身谨慎。有一天晚上做梦,梦到自己在一个园林中游览,顺手摘下树上的两颗李子来吃。醒后他痛责自己说:「这是因为我平时对于义和利认识不够清楚的缘故,才会梦到偷吃人家园子里种的李子啊!」他从此更加严格修身。 他的一位邻居,每逢雨天,便将自家院子里的积水排放到杨翥院中,家人告知杨翥,他却劝解家人说:「总是晴天的日子多,落雨的日子少。」邻居知道后被杨翥的忍让所感动。 杨翥任礼部尚书时,有一次他家宅院的地基被一位邻居占去三尺,家人为此与对方发生争执,并希望杨翥出面干预,而杨翥一笑了之,并提笔写诗作答:「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成两家墙,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让三尺又何妨。」 杨翥礼让、谦和的气度感化了邻居,非但不再争执,反而主动多让三尺,形成一条六尺宽的胡同,「六尺巷」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杨翥「反求诸己」善的力量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处理争端时,愿意各退一步,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译文:立人之道,在于仁与义。 《孟子》、《资治通鉴.卷第二》都有记载: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他们的国家中拥有的不算少,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把利摆在前,那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梁惠王点头说:「对。」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译文:人们内心所归向的,只有道德和仁义。 这句话出自《晋书.熊远传》,是当时大臣熊远上书给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的谏言。西晋是秦汉后第一个短命而亡的王朝,统一之后迅速由盛转衰,旋踵而亡。要晋元帝引以为戒。 据史传记载,南北统一后,西晋统治阶层夸耀文德武功,骄奢渐滋,腐化堕落,豪富间竞相比阔,以炫人耳目为能,对民众疾苦却视若无睹。 同时,在皇位继承上陷入严重的分裂内斗,互相讨伐征战,只关心自身利益,毫不在意百姓福祉、民心民意。这不仅使国家产生巨大内耗,人民常年流离失所,最终导致人民委而去之、众叛亲离的悲惨结局。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明确提出「为政以德」、「宽则得众」的理念,指出行政法律等治理手段只能从外在规范约束百姓的言谈举止,而德礼代表的道德教化则可以使百姓内心为之感化而归服。 孔子举周公辅佐成王的例子。周公励精图治、思贤若渴,前来投奔的人非常多。他有时候洗一次头,几次握著散开的头发去见客;吃一顿饭,也数次吐出含在嘴里的食物去接待客人。即使这样,犹恐怠慢、埋没了来投奔的贤士。周公以「握发吐哺」的精神使天下人心所向,四夷宾服。 「握发吐哺」比喻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谁能得人心、得人才,并能正确发挥人才的作用,谁就会由衰而盛,由弱变强;如果失去人心、人才,则会由盛而衰,由强变弱,直至灭亡。齐国名相管仲说「争天下者, 必先争人」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周成王为了表达对周公的感激之情,把鲁国封给周公的儿子伯禽。 伯禽上任前,周公告诫他说:「圣上让你治理鲁国,你一定要谨守谦恭啊!要知道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则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他的缺陷。而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啊!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0/16/7826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人民报视频
李克强死因蹊跷!涉高层博弈?正国高官68岁离世是啥概念?
李克强死因蹊跷!涉高层博弈?正国高官68岁离世是啥概念?
中国股市跌跌不休!一夜回到疫情前。投资一带一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中国股市跌跌不休!一夜回到疫情前。投资一带一路竹篮打水一场空?
民众继续涌向李克强故居献花 现场人潮涌动!诡异
民众继续涌向李克强故居献花 现场人潮涌动!诡异
🔥内幕越扒越多🔥许家印父子癖好再曝光!!
🔥内幕越扒越多🔥许家印父子癖好再曝光!!
李克强故居前现「花海」悼念的民众络绎不绝!李克强身运至北京
李克强故居前现「花海」悼念的民众络绎不绝!李克强身运至北京
李克强:人在干天在看,苍天有眼|李克强在敦煌 #人民报
李克强:人在干天在看,苍天有眼|李克强在敦煌 #人民报
 
更多文章导读
 
 
 

1. 习近平国庆演讲大爆江胡内幕(内部脱稿版) (157,507次)

2. 习近平试用新版监控器 发现李克强秘密 (133,602次)

3. 习用监控器偷看王岐山表演 被王发觉了... (118,824次)

4. 习近平亲自指挥了哈玛斯战争? (115,877次)

5. 外交部故意炒作「独裁者」 习哑巴吃黄莲 (114,348次)

赵乐际毁龙脉 习近平欲斩马谡(图)
6. 赵乐际毁龙脉 习近平欲斩马谡(图) (107,371次)

7. 严歌苓: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幻灭 (102,401次)

几成美国中情局副局长 超级间谍潜伏美国40年(视频)
8. 几成美国中情局副局长 超级间谍潜伏美国40年(视频) (101,557次)

9. 中南海内斗不止 「李蔡不和」引关注 (93,469次)

疑影射习近平 「勤政的亡国君」中国下架
10. 疑影射习近平 「勤政的亡国君」中国下架 (92,108次)

11. 报复哈马斯 以色列会不会追杀中共领导人 (90,850次)

12. 独裁与恶政的螺旋效应:再谈“斯大林逻辑” (90,842次)

习近平全球「点火」 哈马斯奇袭以色列
13. 习近平全球「点火」 哈马斯奇袭以色列 (89,484次)

宋美龄评二姐: 一生每逢大事必糊涂(上)
14. 宋美龄评二姐: 一生每逢大事必糊涂(上) (89,424次)

15. 红二代「击鼓传花」为何传给了习近平 (89,037次)

16. 美前副国安顾问博明:现在不是美中缓和的时候 (88,750次)

宋美龄评二姐: 一生每逢大事必糊涂(下)
17. 宋美龄评二姐: 一生每逢大事必糊涂(下) (87,795次)

18. 加萨地带的历史与现实 (87,134次)

19. 《新闻看点》爆猛料:哈马斯电话直通习近平办公室(图/视频) (86,144次)

亚运「64」图片遭封杀 7月1日将是中共最怕的敏感日(多图/视频)
20. 亚运「64」图片遭封杀 7月1日将是中共最怕的敏感日(多图/视频) (86,109次)

张召忠乌鸦嘴:共军核潜舰受困自家陷阱无一活口(图)
21. 张召忠乌鸦嘴:共军核潜舰受困自家陷阱无一活口(图) (85,229次)

邓小平的最恨就是习近平的最爱
22. 邓小平的最恨就是习近平的最爱 (83,728次)

23. 习又作梦呼吁官员“勿躺平” 访民: 先把中共解决掉 (82,975次)

蒋中正弃用防弹车VS怕死的习近平(多图)
24. 蒋中正弃用防弹车VS怕死的习近平(多图) (81,692次)

习近平与毛泽东晚年的相同与相异(视频)
25. 习近平与毛泽东晚年的相同与相异(视频) (80,441次)

赌徒VS屠夫 许家印对决习近平 恐性命难保
26. 赌徒VS屠夫 许家印对决习近平 恐性命难保 (80,339次)

27. 夜话中南海:习近平为什么单单要对吴小晖下狠手? (78,868次)

28. 军队突然出现塌方式崩溃 中共灭亡在即 (78,828次)

29. 秦刚新传闻之四大谜团(多图) (78,631次)

30. 中共防长李尚福下落不明 继任人选或为刘振立 (78,118次)

31. 傅晓田——搅乱红都的「红燕子」(图/视频) (77,907次)

32. 中国富豪通过地下钱庄走资 今年逾千五亿美元流走 (77,888次)

33. 许家印案情牵涉高层内斗 分析:恐被灭口(图) (77,736次)

分析:李强遭「暗算」 习近平岌岌可危
34. 分析:李强遭「暗算」 习近平岌岌可危 (77,708次)

35. 沧州银行储户恐慌性挤兑 恒大效应刚开始 (77,055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