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外資快速大撤離!中共要拖民企下水 |
| |
|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金欣綜合報導)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十月出口額年減 1.1%,與九月的 8.3% 強勁增長形成鮮明對比,也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3% 成長。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消費、投資和出口,最近幾年紛紛出現大幅下降的趨勢,造成中國經濟不斷衰退。
據Newtalk新聞報導,11月12日,中華民國駐新加坡代表,國際政治經濟學學者童振源在 FB 發文表示,近年中國的外國投資屢屢低潮,2025 年第三季的數據,甚至比 1998 至 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前後時還低。童振源相信,這顯示中國外資環境正退回「入世」( 世界貿易組織,WTO ) 前的狀態。
經濟智庫「米爾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上個月才結束在新加坡的亞洲峰會,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該峰會傳達了一個明確的訊息——中國體量雖大,但過於受控和不透明,無法完全信任。這是對現實的解讀,過去兩年,中國出現了創紀錄的資本出逃,外國投資者以數十年來未見的速度撤出中國。
童振源提到,2022 年第一季中國海外直接投資(FDI)淨額曾高達 1,072 億美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然而,自同年第二季起外資流入急轉直下,僅剩 377.6 億美元,較前季減少逾六成。甚至在 2024 年第二與第三季,縮減至負 149.7 億與負 116.2 億美元,這說明外國資金整體來說,不只不追加投資,還在收回投資,這是對中國信任度的下滑。
自中國於 2001 年加入 WTO以來的近 20 年,外國資金向來呈穩定增長,反映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投資吸引力,然而近三年卻急轉直下。《CNBC》認為,這是由於中國國內房地產低迷、國內需求下滑,以及與美國的緊張局勢醞釀的情況下,造成通貨緊縮的壓力。
而中共方面亦在嘗試扭轉這一趨勢,承諾進一步向外商投資開放經濟,挽回中國在全球外資版圖中迅速滑落的地位。
中共打算如何換回呢?11月10號,新聞聯播播報了《習近平經濟思想概論》正式出版發行,與此同時當局將推出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並對這些措施吹捧一番。
時評人士江峰在其個人頻道《江峰時刻》中表示,習近平此舉可以用八個字概括:「上面出經書,下面出錢包。」
他指出,中共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是給民營企業家們畫了一張大餅,又挖了多深一個坑,鐵路、核電這種過去只有國家隊才能碰的重資產,現在鼓勵民間資本進來;城市基礎設施也說要給民企留位置,低空經濟、商業航太這些燒錢的新風口,直接點名要民企去當「攻關主力」,再加上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的新場景,也明說了,歡迎民企融入,跟央企國企一起玩。如果把這幾條措施擺在一起看,這根本就不是一份鼓勵措施,這是一封徵召令,就是對著全國的民營企業家喊話:十五五的藍圖,我們已經畫好了,現在請你們帶著自己的錢,自己的技術、自己的資料,趕緊上車,跟我們一起幹,再跟我們賭一輪。
江峰提醒,萬一路上要是翻了車,風險又由誰來扛呢?到底誰來為這套宏偉藍圖買單?這才是這份清單背後那個最要命的問題。△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13/92988b.html |
|
打印機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