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毛岸英──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图)
 
【人民报消息】在朝鲜枪仓郡志愿军总部陵园里,长眠着一位天下知名的烈士──毛岸英。几十年访朝的中国人,总是怀着特殊的感情到那里凭吊。按彭德怀的话说,他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他的光荣牺牲,既体现了领袖与人民的一致,也表现出个人崇高的献身精神。

生平

■在同龄人中,有他那样曲折经历的非常少见。先后流浪、留学和在东欧参战,并在国内学农,参加土改,到工厂当干部,参加志愿军,最后牺牲在美军投下的燃烧弹形成的火海中

毛岸英,192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市,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出生后,他随父母到过上海、广州、武汉,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随母亲及两个弟弟回长沙县东乡板仓隐蔽。1930年,杨开慧被湖南军阀逮捕时,8岁的毛岸英也被一同抓进监狱,目睹了母亲与敌斗争和牺牲前的惨烈。随后,他被保释出狱,翌年被外祖母、舅妈带到上海交给毛泽民。

毛岸英兄弟三人被送到地下党主办的大同幼稚园后不久,小弟去世(还有突然失踪一说)。党组织因顾顺章叛变等事件一再遭到破坏,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称为“红色牧师”的董健吾领回家中,因1933年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瑞金,党的经济资助中断。董的原配妻子在生活困难时,对两兄弟的态度变坏。据毛岸英讲,兄弟俩曾一度过着流浪生活。后来,董健吾将他们找回,与地下党接上关系,于1936年托东北军将领李杜将两兄弟送往欧洲,随后到莫斯科入国际儿童院。

在国际儿童院,毛岸英学习认真,不久便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1939年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支部书记。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尽管中苏两党有过不让中国孩子服兵役的约定,毛岸英仍坚决要求参战。不久,他找到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被批准去军校学习。1943年毕业时,他获中尉军衔,并加入联共(布),后来回国转为中共党员。不久,他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在校期间曾到红军中担任过坦克连的党代表,参加过进军白俄罗斯、波兰和捷克的战斗。1946年1月,他随苏共派往延安的医生一同乘飞机回国。临行前,斯大林专门接见了他,并赠送了一支手枪,他直至牺牲时,身边还带着这支枪。

毛岸英到延安,毛泽东抱病到机场迎接。据中央机关工作的老同志回忆,毛泽东的心情和身体一下子好了许多。父子在一起只吃了两天饭,毛泽东便要毛岸英到机关食堂吃大灶,并让他到当时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有家学种地,上“劳动大学”。吃惯了洋面包的毛岸英,这时睡农民的土炕,一样干起农活儿。1947年春,国民党进攻延安,他随中央机关北撤,又按毛泽东的安排去土改工作团,在山西临县参加试点。他写信报告父亲说,两个月的收获比蹲在延安机关学习两年还多。此后,他又到冀中、山东搞过土改,并参加了中宣部、中央机关保卫训练班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半个月后,毛岸英与刘松林结婚,毛泽东参加了婚礼,只送了一件穿过的大衣,并对儿媳说:“白天岸英穿,晚间你盖,都有份。”

1950年春,毛岸英跟随李克农访苏并当过翻译,此后又要求到基层。1950年夏,他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并决心“在这个工厂连续不断地做十年工作”。同年10月,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毛岸英在家中遇到了准备出征的彭德怀,便要求入朝参战,并得到毛泽东支持。随后,他到志愿军司令部任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除了彭德怀等几人了解他的身世,其他人都只知道这是一个活泼、朴实、能干的年轻人。

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开始,因“志愿军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发报甚多而被美军测出,认定有重要机关并派飞机前来轰炸。当时,毛岸英等四人在木板房中。燃烧弹落下瞬间,形成上千度高温。有两人先后跳出后,木板房便化成灰烬。事后,在两具遗体中,依据一块苏联手表的残壳,才辨认出毛岸英的遗体。

毛岸英牺牲当天,有人便提出要把遗体运回国内。彭德怀虽然难过得一天没吃饭,还是决定就地安葬。后来,彭德怀又提出为他立碑,说明他自愿参加志愿军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毛泽东在与彭德怀见面时也强调“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并说“你们做得对”。

背景

■毛岸英是红色后代的光辉榜样。在革命改变旧制度的急风暴雨中,做到这一点也许多少容易些;进入和平建设年代,则难而又难。

■毛泽东的亲属和好友看望毛泽东时,大家都有一种不约而同的禁忌,就是从不提起毛泽民、毛岸英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红色后代中,毛岸英是光辉的榜样。在有着千年封建血统观念的中华大地上,毛岸英走过的人生道路是共产主义的平等观教育的结果,也是对旧传统观念的有力冲击。在革命改变旧制度的急风暴雨中,做到这一点也许多少容易些;进入和平建设年代,则难而又难。多少年后,人们讲起“毛泽东的儿子上前线”还不胜感慨,恰恰也在于此。

据毛泽民的遗孀朱旦华回忆,多年来亲属和好友们去看望毛泽东时,大家都有一种不约而同的禁忌,就是从不提起毛泽民、毛岸英,以避免引起毛泽东的伤心。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和战后,毛泽东多次接见和慰问烈属,心情都显得沉重,因为他自己同样也是烈属。尽管有些烈属想迁回亲人的遗骨,但是,人们知道毛主席的儿子也牺牲在朝鲜,埋葬在朝鲜,就都不再说什么。这种领袖带头奉献的精神,恰恰是新中国拥有强大力量的重要源泉。

故事

■他一向反对特殊化,就某亲属“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的位置”一事,回信表示:“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了”

毛岸英回国后,一直反对人们因他是领袖的儿子而另眼看待。湖南解放后,他非常怀念当年冒着危险照料自己的外祖母向振熙(杨开慧之母)和其他亲属,经父亲同意专门去了一次湖南老家为外婆祝寿。

不过,面对一些亲属按照旧观念提出的安排职务的要求,他都不讲情面。1949年10月,毛岸英给表舅向三立写了一封信,就某亲属“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的位置”一事,表示“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了……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之外,正在于此。”他又说:“我爱我的外祖母,我对她有深厚的描写不出的感情。但她现在也许骂我‘不孝’,骂我不照顾杨家,不照顾向家,我得忍受这种骂。”他还解释说:“至于父亲,他是这种做法最坚决的反对者。”出于认为“我本人是一部伟大机器的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小螺丝钉”的思想,当抗美援朝的号角吹响后,他便不顾毛泽东身边的人劝阻,坚决要求入朝参战。父亲也表示支持。

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决心,是中央在1950年10月才最后确定的,11月上旬之前参战一事对外还保密。毛岸英因经常回家,并帮助翻译与苏联协商的电文,在彭德怀受命时便知道此事,于是求“彭叔叔”带他去朝鲜。

毛泽东身边的人以及负责保卫的李克农都不同意,因为他们知道毛泽东的家庭在革命斗争中付出了多大牺牲,更何况此次要面对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美军,要“锻炼”也绝不能选择这种随时可能牺牲的地方。毛岸英却向父亲讲了自己的决心,得到了支持。然后,他告诉病中的妻子,自己要出远门。当中南海里的许多人都来劝毛泽东出面阻止时,得到的回答只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牺牲当天,彭德怀便向周恩来电告此事。周恩来见毛泽东正患感冒,又在指挥第二次战役,同刘少奇等同志商量后,暂时压下电报。直至1951年1月2日,当第三次战役取得胜利,毛泽东感冒已好时,叶子龙等人才奉命在万寿路新六所的一楼休息室报告了此事。据在场的卫士回忆,毛泽东听后怔住了,并一声不响。周围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没人敢说一句劝慰的话。毛泽东的眼圈湿了,却没有流泪,过了许久只发出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这时,周围的人都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千龙新闻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1/5/2862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