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中共刚刚过完90“大寿”不到一周的时间“月6日),香港亚视就报导了江鬼死亡的消息,引起海内外民众像过节日一样欢呼,并纷纷燃放鞭炮相庆。至于江鬼是真死还是假死,还是死去活来,以至于虽死犹生这都并不重要。具有功能的人看,江鬼因迫害法轮功早就已经十恶不赦,寿终待寝,其魂魄(元神)已被打入无间地狱正在遭受各种极刑。只是阳寿未到,剩下一具空空的臭皮囊在人间活动而已(与当年陷害忠良的奸臣秦桧临死前的情形相类似)。 从给江蛤蟆报丧的死讯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共的唱红歌运动。七一前夕,中共为了庆祝自己的九十“大寿”,不惜花费纳税人的钱大肆举办唱红歌活动,一时间神州大地鬼哭狼嚎,摇旗呐喊,仿佛文革再现,死灰复燃,真是“全国山河一片红”。 诸不知,中共大唱红歌的真正目的乃是为行将就木、形神全灭的中共邪灵和其党魁江魔头招魂,让其在彻底灭亡之前有一个短暂的回光返照过程,给人一种不但没有死亡的征兆和迹象,反而好像越活生命力越旺盛的错觉和假象。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听到有人说“共产党在中国最起码还可以活20年”,甚至“还可以活50年”的缘故。 招魂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人的灵魂平时附于人体,当人受到意外惊吓后,其灵魂就会离体旁落,难以回归,导致萎靡不振,精神恍惚,甚至卧床不起,这就是“掉魂”。 人的魂灵若是离开了形骸,短期的就会致病,长久的便是死亡。对魂不附体者救治的唯一办法是招魂,也称为“拘魂”或“叫魂”。就是使离散的游魂复归于形体。“叫魂”的方式,基本上是采取巫术的操作,叫着“掉魂”者的名字。 古人的招魂不专施于死者,也施于生者。为死者招魂,其目的是将死者之魂顺利引至西天,以防成为孤魂野鬼或下地狱,误了“转世”前程。为生者招魂,目的是“复其精神,延其年寿”。 据《仪礼•士丧礼》记载:古代士人如果寿终正寝,则由一人招魂。招魂者头戴爵弁,身穿朝服,从东边的飞檐登上屋顶,手里持着亡者生前所穿衣服,向着北方连叫三声死者的名字,招呼亡魂归来。然后将衣服投于前庭竹箧中,招魂者则从西边的飞檐退下。前庭受衣者登上台阶,将衣服覆盖到死者尸体上。如果死者人不复苏,那就是真死,该正式办理丧事了。较之诸侯与卿大夫,国君招魂的仪式就更为繁复,场面也更为隆重。国君设有专门的招魂之官,招魂的范围更广泛,要往东西南北四郊招魂,大抵是君王平时去过的地方都不能漏掉。招魂仪式上还有音乐、歌舞,弹奏死者生前爱听的乐曲,表演死者生前爱看的乐舞。等等。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为了苟延残喘,这些年来信奉无神论的中共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与中国古代的招魂术很相像。如:在邪党“保鲜”活动中,让党员对着血旗,举着拳头,重温入党誓词;并命令全国上下所有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乃至家庭门前、墙上到处悬挂邪党党旗和国旗,就连办公桌上都摆放着邪党的血旗。殊不知,这血旗就是中共邪党的招魂幡。 再看中共建党90周年之际的唱红歌、看红片、跳红舞、播红剧、背红书、贴大红标语、办红心向党演讲、发红色短信、搞红色旅游,等等红色活动。其实,就是在为奄奄一息的中共邪党的亡灵“叫魂”,企图让被年初爆发的中东“茉莉花革命”(专制政权出乎意外的相继崩溃和独裁者纷纷被赶下台)已经吓得魂飞魄散的中共和江鬼,借尸还魂,起死回生。 为了给自己吸取和补充能量,中共邪灵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就连监狱的犯人,精神病院的神经病人都被统一组织起来唱红歌,为邪党充电。甚至许诺让唱红歌的犯人减刑,胡诌什么精神病人唱红歌可以进行所谓的辅助治疗。更搞笑的是中共还不惜动员“五大宗教唱红歌”,并号召信奉佛道神的宗教界人士与无神论的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并“永远跟党走”。企图将所有被其谎言欺骗的人都拉上贼船,为其作陪葬。真是可悲可笑,滑天下之大稽。 古代招魂时要叫着“掉魂”者的名字,中共“唱红保寿”所唱的歌词诸如:什么《东方红》、《党啊,亲爱的妈妈》、《社会主义好》、《十送红军》,等等,正好比是“魔鬼的末日召唤”。只可惜,在注入一剂强心针,经过暂短的回光返照之后,就传来了江鬼的死讯。可见,用充满谎言与暴力的红歌不但没有给死有余辜的中共邪灵和江鬼招回魂魄,反而元气尽泄。加上前一段时间的天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随即各大城市又由旱转涝,集涝成灾,一片汪洋;以及全国各地接连不断发生的爆炸案和各种人祸。都让中共红魔和蛤蟆精饱受水深火热的煎熬。目前不管中共红魔再如何表演和垂死挣扎,都已是黔驴技穷,回天无术了。 其实,2002年在贵州平塘县境内发现的藏字石上的七个大字“中国共产党亡”,就是上天对中共邪党下达的“死亡令”;2004年底海外中文媒体《大纪元》发表的《九评共产党》和《江泽民其人》就是对中共邪党和江鬼的“死刑判决书”;随即掀起的退党大潮,就是在给那些曾经被中共邪党欺骗的中国人,一个最后选择自己未来的机会。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前唯一的出路只有赶快退出中共的党、团、队等罪恶组织,才能在“天灭中共”时免于被历史所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