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1月6日发表
人气:61,202 分享:
|
|
一位家庭主妇和一张绿松石色野餐桌的故事(图) |
|
来自全美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他们自己的绿松石桌小区故事。
| 【人民报消息】几个小时之内,拐角那边的邻居来了;几个星期之内,更多的邻居聚拢来一起讲故事聊天;几个月之内,每周五晚的家庭聚会在这里热闹了起来……这一切的发生来自于克里斯汀.谢尔(Kristin Schell)放在自家前院靠近路边的那张漆成明亮绿松石色的野餐桌。
十年前,谢尔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中的家里想到一个主意,放一张野餐桌在家前院靠近路边的地方,然后,坐下来等待。她感到自己有点儿「心血来潮」,心里却满怀着希望,这么明目张胆地坐在大庭广众之下,能把邻居招来吗?
就这样,邻居来了,更多的绿松石桌在镇子上出现了。故事就这么展开了。
就在几年前,谢尔开始制作播客并在节目中介绍了绿松石桌的故事,2017年又出版了一本关于该主题的书,《绿松石桌:在你自家前院寻找小区和联系》(「The Turquoise Table: Finding Community and Connection in Your Own Front Yard.」)
当人们从中汲取灵感开始他们自己的前院小区时,绿松石桌也被赋予了生命。除了通过The Turquoise Table网站和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建立的强大在线小区之外,目前,已有两千多张绿松石桌遍布全美50个州和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
谢尔这个不同寻常的举动对小区建设所产生的影响,持续地为她带来惊喜。
「对发生的这一切,我没有任何的预期」,她说,「我想要的只不过是能让邻居们围坐在桌子旁。」
一个好主意
谢尔将野餐桌漆成亮丽的颜色,并将其放置在众目睽睽之下,源于一种内心深处的渴求。十年前,谢尔是一名全职妈妈,家里有四个正在上中小学的孩子。
她说,「我发现我就像是住在面包车里,而不是和家人在一起。我们的对话和互动总是急急忙忙。」
忙碌,让她感到无法和家人有正常的沟通,甚至与她的朋友也失去了联系。
「我们会在足球比赛的场外邂逅,或者在商店里打声招呼——『哦,我们什么时候一起去喝咖啡吧』——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没有时间去喝这杯咖啡。」她说。
起初,她也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劲的。
「我认为这很正常——我所有的朋友也都在经历着同样的事情」,谢尔说,「有四个孩子和一条狗在身边,我从未想到过会感到孤独。」
她参加了读书俱乐部、葡萄酒群组、妈妈的欢乐时光——「所有那些娱乐活动」,她说——但这些都不能满足她的需求。
谢尔意识到她缺少的是:小区(的归属感)。她说,「这张桌子成了我的解决方案,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
从自家的这张桌子开始,谢尔了解到「发生在桌子周边的一些神奇和特别的事」,她称之为「伟大的凝聚者」。
邀请邻居来桌边小坐
在谢尔的心目中,一张餐桌就像是一个家庭的中心那么的重要,谢尔将一张桌子摆放在前院的草坪上,等待事情的发生,也算是顺理成章了。
事情是这样的:街的拐角处住着一位名叫苏珊的女士,在研究一个关于她父亲的项目,她的父亲曾在军中服役。第一次来到绿松石桌旁是在一天的早上,苏珊深深沉浸在回忆录、论文和录音中,需要得到稍许的休息。一封被误送到她家的垃圾邮件,成了她出去散步的借口。
苏珊看到谢尔坐在绿松石桌旁,看到这亮丽的颜色,她立刻兴奋起来,这让她想起自己以前一位喜欢绿松石色的小学老师。她便开始与谢尔交谈,谢尔告诉了她自己的想法。
「妳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人!」谢尔不由得这样告诉苏珊。
每周四的早上,谢尔便坐在外面的桌子旁,因为只有那时她有空。她就这样坚持着持续地坐下去,好让人们熟悉起来,在那时能在那里见到她。
「起初我有点紧张——这有点奇怪不是吗」,谢尔笑道,「反正是我做了。」
没有期望有谁会停下来,但还是希望有谁能停下来,她就这样一个周四一个周四地坐下去。
苏珊问谢尔是否认识别的邻居,渐渐地,他们一起开始与附近一些喜欢聊天的年长房主有了联系。
「(故事)就是这样的开始了。」谢尔说。
当有些家庭想要每周聚会一次,常规的周四早上就与「前院星期五」结合了起来。
然后,就有朋友随时的短信发来:「我需要点桌边时间!」通常是在一天结束的时候,谢尔说,「晚饭后,当碗碟还在水槽里堆着,孩子们还在惹人烦,你已经够了,(有人发来短信)『我们能在桌边见吗?』」
「好了,妈妈的暂停时间到了!」她说。
谢尔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邻居的)关系加深了」。
「我们经历了失去、生活的改变、婚姻的离异。在现实生活中,本来是关起门来自己解决的问题,现在有了一个可以分享和信赖的地方。」她说。
一段时间过去,谢尔注意到,她的桌子已不是唯一的绿松石桌了,其他人也开始效仿,绿松石桌便在城镇的不同地方出现了。
「你会看到人们坐在桌边喝咖啡,或者保姆带着孩子停下来吃零食。这成为一个人们能坐下来聊天的友好场所的象征。」她说。
谢尔说道,绿松石桌小区发起的原因之一是,当邻居看到你前院有一张绿松石桌时,他们会问一个「为什么」,因为「这真的有些奇怪,而且显然是故意放的」。
「这也简单」,她说,「野餐桌是如此平常,这也是让很多人如此喜爱它的原因。」
谢尔相信,当人们看到这个如此简单易行的作法时,一定会想他们也能这样做。△(有删减)
(英文大纪元记者Hazel Atkins /翻译 李芳)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6/75402.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更多文章导读 |
|
|
 |
 |
 |
1. 由"特异功能"到"神佛世界"(图)
( 551,259次)
2. 红斑狼疮不药而愈 法轮大法显神奇(图)
( 224,251次)
3. 《人民日报》知名记者杨良化染疫死亡(图)
( 208,139次)
4. 恶俗维基案 被告家属遭死亡威胁(图)
( 180,582次)
5. 因网上言论 南开大学副教授被精神病(图)
( 178,683次)
6. 甘肃小宝宝术后失明失聪 家属投诉无门(图)
( 177,973次)
7. 多所医学院专硕生抗议 要求同工同酬(图)
( 177,453次)
8. 3年封控代价大 民众向政府讨说法(图)
( 177,438次)
9. 中国新年前 传王藏妻子王利芹出狱(图)
( 177,181次)
10. 2022年中国群体抗争事件回顾(图)
( 177,074次)
11. 不理烟花禁令 民众借助抗议活动维权(图)
( 174,358次)
12. 福大命大!把死亡灾难永甩身后的英国奇人(图)
( 167,058次)
13. 印度传统秘方拔牙 打开了人眼界(图)
( 66,008次)
14. 3岁男孩911死难者转生 更多具前世记忆的孩子(图)
( 62,895次)
15. 女子欲跳桥轻生 着装不便的警员果断展开救援(图)
( 62,398次)
16. 死去的丈夫转生成鹦鹉归来(图)
( 62,266次)
17. 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图)
( 62,090次)
18. 清代进士传奇 一生与爱妻结三世婚缘(图)
( 61,997次)
19. 出生七年才说话 轮回转生为一人(图)
( 61,739次)
20. 一位家庭主妇和一张绿松石色野餐桌的故事(图)
( 61,202次)
21. 植物界"美猴王" 让你大开眼界(图)
( 61,066次)
22. 多藏厚亡 啬吝自伤(图)
( 60,573次)
23. 不做邪淫苟且事 福报自来(图)
( 60,237次)
24. 斯里兰卡僧侣转生到天主教家庭(图)
( 60,124次)
25. 救人延寿 行善转运(图)
( 59,920次)
26. 乘人之危者 遭惨报(图)
( 59,836次)
27. 几位知名通灵人的成败故事 给人类的启示(图)
( 59,738次)
28. 误会人容易 理解人却很难(图)
( 59,701次)
29. 在主人不懈关爱下 一匹盲马破三项世界纪录(图)
( 59,640次)
30. 珍贵画面曝光 美夫妇巧遇驼鹿双角脱落瞬间(图)
( 59,460次)
31. 舅舅转生成外甥 佛教徒此生再当和尚(图)
( 59,448次)
32. 艺术家在岩石上绘制超逼真动物(图)
( 59,350次)
33. 扶危济困的旅店店主(图)
( 59,344次)
34. 卢怀慎家风清廉(图)
( 59,262次)
35. 詹谷一诺 十年胜千金(图)
( 59,251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