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新聞簡述(圖)
 
畢藤菲
 
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分析俄侵烏犯的兩大戰略錯誤。

【人民報消息】 北約祕書長:2022年最具挑戰 將繼續支持烏克蘭 2022年接近尾聲,俄侵烏戰爭也已經進入第11個月。負責協調歐洲安全合作的組織北約,其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坦言2022年是歐洲安全最具挑戰的一年,也是烏克蘭人最痛苦的一年。他同時稱普京是失敗的,北約沒有衰落而是變得更強大,北約將持續支持烏克蘭。 12月26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社交媒體平臺推特上發表新年祝詞。他寫道:「2022年是不同於以往的一年」,對北約部隊和老兵的服務致以最誠摯的感謝,謝謝「維持30國的安全」,「祝大家節日快樂,新年快樂!」 斯托爾滕貝格同時投書《金融時報》稱,2022年是二戰以來歐洲安全最具挑戰的一年,對於烏克蘭人來說,也是最痛苦的一年。對於俄國總統普京來說,2022年則是失敗的一年。 日本擬在近臺島嶼部署導彈部隊 根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防衛省考慮在離臺灣距離最近的沖繩「與那國島」上部署導彈部隊,旨在強化日本西南羣島的防衛能力。 中央社指出,這是日本防衛省對臺海緊張局勢的回應。不止一位日本政府人員透露,防衛省正在探索擴張自衛隊在該地區駐守規模的方式,並準備增加部署地對空導彈部隊。 該地區距離臺灣僅有110公里,如果日本在與那國島當地增加派遣部隊,將會採用大約18萬平方公尺用地建設營地與訓練機構。建設經費已經被包含在2023年度政府預算案中。 在2016年,日本防衛省在當地開設駐地,部署海岸監視隊伍觀測周圍的艦艇活動。 近年來,中共在東海與臺海周邊海域的威脅顯著增加。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此前表示,日本「無法容許臺灣遭到武力侵犯」。他曾說,臺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也意味着日美同盟有事。 歐州電價上漲 電動車成本逼近燃油車 在俄侵烏戰爭影響下,歐洲電價飆升,這導致部份電動車的成本已經比燃油車還貴。《華爾街日報》表示,在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特斯拉車主發現,目前駕駛一輛電動車的開銷已經高於某些燃油車的成本。 《華日》寫道,特斯拉今年多次提高充電站的價格表。目前德國的Model 3車主將需要支付18.46歐元,來行駛100英里。而本田思域(Civic)燃油車的車主開同樣的距離,僅需花費18.31歐元的加油費。華爾街經濟學家認爲,在俄侵烏戰爭導致能源危機的情況下,歐洲電價可能會在數年之內繼續上漲。在歐洲各國,電力價格上漲的情況不盡相同。 報導還表示,儘管跡象仍然不明顯,但在電力成本上升之際,歐洲政府還有取消電動車補貼的趨勢,這樣的做法對整個產業不利。 韓國將創建專門部隊 應對朝鮮無人機入侵 12月26日,朝鮮五架無人機越界入侵了韓國領空,韓國軍方緊急出動戰鬥機和直升機,發射了一百多枚炮彈,但都沒有命中目標。針對此事件,12月27日,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要儘快創建研究無人機的軍事部門。 尹錫悅說:「以昨天的事件爲契機,我們將加快計劃,儘快組建無人機部隊。然後我們將用最先進的隱形無人機,增強其監視和偵察能力。」「我認爲我們的人民剛剛見證了,讓朝鮮政策單一依賴朝鮮的友好和軍事協議是多麼危險。」 尹錫悅強調,這一事件充份表明,僅靠軍事協議和韓國單方面的美好和平願望,無法應對朝鮮威脅。 韓國軍方就此表示道歉,並承諾日後將會積極提升反無人機打擊能力。 根據聯合國制裁監督員2016年的一份報告,朝鮮約擁有300架各式無人機。 兩大因素驅動 汽車業供應鏈開始去中化 據汽車行業高管和供應鏈專家表示,全球汽車製造集團已經開始悄悄地減少對中共國零部件製造的依賴,且這是各大汽車製造商的一致行動。 《金融時報》12月27日報導,「(整個行業)對物流業務進行了大規模重新思考」,福特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泰德.坎尼斯說,「供應鏈將成爲這十年的焦點。」 汽車製造商的觀念轉變由兩項因素驅動。其一是中共清零政策造成的不確定性,迫使工廠在短時間內關閉。第二個因素是長期擔憂,如果北京與國際社會的關係破裂(類似於俄羅斯),可能會威脅到貿易,那麼政治脫鉤會更大。 儘管大多數國際汽車集團不太可能完全放棄中國市場,但他們預計從中共國到世界各地工廠零部件流量,會隨着時間推移而下降。 印度採購120枚「普拉萊」地對地彈道飛彈 部署中印邊界備戰 印度媒體《亞洲國際新聞通訊社》日前報導,印度政府高層消息人表示,國防部已經批准採購約120枚「普拉萊」地對地彈道飛彈,將部署在印度與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邊界。 根據報導,印度於2015年開始立案研發普拉萊地對地彈道飛彈。印度聲稱,研製的目地就是爲了對抗中共在邊境部署的東風-12(DF-12)短程戰術彈道導彈。 普拉萊可使用機動平臺發射,射程在150至500公里之間,目前研究人員還在研發升級,預期升級後射程將再加大。有專家表示,這將增加印度陸軍在戰場戰術上的靈活性。 2021年12月,普拉萊在奧里薩省卡蘭島成功試射。當時曝光的數據顯示,這款飛彈採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能夠在飛行過程中改變軌跡,印度軍方稱,「可輕易突破共軍防空系統」。 (人民報記者畢藤菲綜合報導)△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12/29/7536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2/12/29)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